正文 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2 / 2)

教師“一言決定一切”,浪費了時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了“完成任務”式執行命令。學生總想自己的動作形式是否得到教師的滿意,不滿意會不會受到“懲罰”,很少發揮想象,怎樣使動作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完全可以實行分層次教學,根據動作難度和學生掌握技能的差異展現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可以學、步步學、多能學。例如,在投籃教學中,有的學生不敢投,尤其是女同學,可以降低要求,投籃擊中籃板即可。若投中籃筐或是將球投進,則教師給予必要的讚賞和表揚,學生更有自信,同時能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這時隻是擊中籃板的同學群體也會受到感染,盡量將球投中,這樣不但可以增強投籃技能,而且可以得到老師的肯定,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形成合力,產生“磁化”效應,師生產生情感共鳴。

四、增強體育教師業務能力,靈活教學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總保持定型狀態,教學需要靈活。在深刻認識教材的基礎上,麵臨學生差異或其他出入點時,前提是確保師生感情融洽,才能順利進行體育教學,取得預期效果。

1.巧用語言

語言是最能表達教師意圖的表達方式之一,也是最能打動學生具體行為的有效方式,一句話或一段不恰當的言語完全可以讓一個學生失去行動潛力,相反可以讓學生動力增強。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恰當使用讚美語言,讚美語言需要提取精華,當然適當的批評也不可或缺,以批評讓學生體會到表揚和激發上進的含義,例如,教師本應說的“你對了”不妨換成“你的動作非常好,我很喜歡,和我做的一模一樣。”“大家再看邊上這位同學經過一指導,馬上就很不錯了嘛!”“大家讓我真是大開眼界呀”等語言進行表揚激勵。這樣不僅可融洽師生關係,更能增強學生的自信,提高學習積極性。

2.形象使用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的表達含義比口頭表述更深刻,能讓學生感覺到與教師的距離更近一步。在課堂上恰到好處地使用簡單的形態動作,在縮短教學時間的同時,強化教學效果。從微笑過渡到鼓掌、從鼓掌變成豎大拇指,學生肯定了自己的進步,達到了教學目標,對提高學生積極性有一定的鼓勵作用。

除此以外,學生的課外活動也需要得到教師的重視,下課並不意味著“教學的完成”,更要靈活指導與關注利用課外活動。

五、結語

“以人為本”是新課改的基本體現,教師通過增強意識、提高業務技能和快速適應新課改才能提高教學質量。總之,教師準確定位自己、開拓進取、擴展思路、依據實際、放眼長遠,做到教法新穎、措施有力、具備特色、靈活收效,才能提高教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參考文獻:

[1]翟建敏.中國教育創新雜誌.淺談如何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2]李玉峰.在新課改下如何上好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