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白板,打造精彩靈動的小學英語課堂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張榮琴
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型的現代教學手段走進小學英語課堂,為實現傳統黑板和現代多媒體教學的無縫鏈接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其豐富的功能為英語課堂教學創造了精彩靈動,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教學的展開及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更自如且具動態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電子白板使英語教學更具互動性
用白板技術製作的“課件”具有PPT等課件無法比擬的功能,老師和學生可以在白板上親自操作,隨時在計算機界麵、網頁和光盤播放界麵上進行標注,同時師生進行討論。教師可以直接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通過電子白板的獨特功能融入教學課件中,充分發揮師生之間教與學的互動作用,及時捕獲課堂生成資源,為學生學習服務。
如我在製作5B Unit 8 PartB部分有關昆蟲類單詞的課件時,就設計了幾次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環節,如學生喜歡什麼昆蟲,就學什麼昆蟲。這些昆蟲經過我的預設,放在了“庫”中,課堂上不管學生提出的誰先誰後,我都可以靈活地呈現在白板畫麵上,真正體現課堂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
又如2:教學牛津小學英語教材4B Unit7 At a Snack Bar這一單元時,我利用白板的拖放功能,設計讓學生自行挑選喜歡的食物和飲料以完成對話:“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的環節。白板資源庫中有各種食物和飲料圖片,我把對話的框架給學生搭建好,讓學生隻需上台從資源庫中把自己喜歡的食物或飲料拖拽到頁麵上即可完成對話。在這環節學生積極性高,因為是自己親自動手完成的對話,個個都充滿成就感,並且把對話練習得運用自如。
二、電子白板使英語教學更具靈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案通常是精心預設好的,但是教師、學生、學習資源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活動變化的。白板的加入可以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根據學情變化,采取靈活有效的策略和措施,駕馭課堂,在預設和生成之間搭建一座平台,使課堂教學更優化,使課堂更靈動。
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教材4B Unit7 At a Snack Bar的PartB、C課時,我通過開放性的問題:“What’s at the snack bar?”讓學生生成各種資源,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作鋪墊。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成了三年級學過的某些食物和飲料。我隨即從資料“庫”中拖出這些單詞對應的圖片,根據這些單詞的音、形、義進行再現,活躍學生思維。教師運用白板的拖放功能不僅增強了視覺效果,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使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隨意,更靈動。
又如教學牛津小學英語教材4B Unit7 At a Snack Bar 的PartB、C課為例時,我教完所有單詞後,將圖片呈現在白板上後說:“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at the snack bar.Look at the pictures,what can you find?”學生說出something to eat和something to drink.我接著引導學生:“Can you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請兩位學生到白板上拖動圖片,並口頭練習句型。這一環節用到白板技術中的拖放功能,我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邊說“something to eat”和“something to drink”,邊拖放各樣食物或飲料。這樣學生不但自如地操練了句型,掌握了所學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英語的興趣。這種動態生成的習得過程,讓學生進行交際性練習,並得以展示,養成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好習慣,增強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達到了創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