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語報刊閱讀教學實踐探索(1 / 2)

英語報刊閱讀教學實踐探索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呂華民

我國著名英語教授許國璋曾說:“隻有通過讀,你才能獲得最大的實踐量,才能享受到學習外語的真正甜頭,讀,給你帶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由此可以看出閱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相關部門通過對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發現目前全國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閱讀能力處於都較低層次,英語材料閱讀量偏少,詞彙量不足,理解能力偏低,讀速低,達到不快樂閱讀的標準要求。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加強中學生英語泛讀的指導教學,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報刊閱讀的重要性

中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我們的英語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單詞、詞組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英語文化背後的知識、背景,從而全麵了解英語、了解世界,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我認為,通過大量的英語泛讀可以達到以上目標要求。通過泛讀大量有意義的、豐富的英語讀物,學生沉浸在英語文字中,體會英語帶來的多樣的文化信息,對文字形成積極的態度,同時習得語言,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閱讀快樂,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並提高閱讀能力。

二、報刊閱讀的科學方法指導

怎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泛讀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報刊入手,選擇一些時效性強、具有時代氣息、突出社會熱點和學生感興趣的報刊,為英語泛讀學習提供一些良好的閱讀材料資源,把現實生活和英語學習有效連接起來,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21世紀學生英文報》、《英語周報》等一些報刊就是我們很好的選擇。

教師可以每天從報紙上精選一篇美文,讓學生課後自行閱讀並寫出閱讀筆記,然後在課堂中組織講評,開展話題討論。閱讀筆記要求如下:

1.列綱要,進行自上而下閱讀。

教師指導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應先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遵循從整體著手、從上至下來閱讀,先速讀整篇文章,可以跳過去一些不認識的單詞和不理解的句子,從整體上把握全文。比如以《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初三版)第220期上的“Beijing bans smoking”為例,需要完成的閱讀任務有:

Title:“Beijing bans smoking”

Author’s purpose: To tell us news about the smoking ban in Beijing.

Main idea: To meet its promise of a smoke-free Olympics,Beijing will start a smoking ban from this May.

Supporting ideas:

①Starting from this May,Beijing will ban smoking in most public places.

②There are about 350 million smokers in China,which is about a quarter of the population.

③Many European,US and other Asian cities now have smoking bans.

2.寫讀後感,將課堂討論話題寫出來。

每次課堂閱讀教學後,讓學生完成50~80字的讀後感,以個性化梳理和吸收所讀英文材料。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我一般會設計幾個問題:(1)根據文章標題,你能聯想到什麼?(2)通過文章後,思考下文章主題與自己原來所想是否一致,不同點在哪裏?(3)思考文章體現的主題思想,與你的認識觀是否一致?(4)通讀文章後,有什麼收獲和啟示?通過這一係列的問題設計練習,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題思想,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我在此呈現一篇學生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