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教口語課教學有效性調查研究(2 / 2)

(三)口語測評。雖然大多數外籍教師都能夠為口語課製定預定的教學目標,但是也有許多老師指出他們在實際考查學生的口語水平時,並沒有嚴格按照預定的教學目標進行。這就導致口語課程測試存在隨意性、主觀性,導致測試的不公平。

(四)教學困難。對於一個文化背景完全不一樣的外籍教師來說,在中國,當好教師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老師認為,有效的學習更多地取決於學生而不是老師。因此,老師有必要讓學生成為一名好的學習者。由此可以看出,如何調動學生的口語課程學習積極性已經成為外教提高口語教學的一大難題。

四、對策和建議

(一)口語課實施分級教學。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指出,隻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幫助,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習得同樣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差異體現在學習時間的不同,而不是學習表現的好壞,這為口語課分級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倡導以結果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模式(outcome-based education,簡稱OBE)。OBE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製定統一的、具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口語課程教學目標,所有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重難點的確立、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學生口語測試都指向課程教學目標。以結果為導向,以測試學生對學習目標的掌握程度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並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及時反饋,以便及時調整教學和學習策略。同時,由於有了統一標準,教育主管部門就有了依據對口語課的總體質量進行評估。

(三)加強中外籍教師的合作。聽、說、讀、寫是英語語言應用的四項基本技能,缺一不可,英語語言教學也應該將這四者有機結合起來。目前,我國外語教學基本上采取聽、讀、寫等課程由中籍教師擔任,而“說”的課程由外籍教師擔任的方式。由於文化、教育、經曆背景的差異,外籍教師對於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口語教學目標的理解不透徹,對於如何激發中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無助,而中國教師具有本土優勢,卻在外國語言、文化方麵先天不足。因此,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該鼓勵中外籍教師加強溝通、交流,把四項基本技能訓練的課程教學設計融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中、外籍教師、學生、學校等多贏的局麵。

(四)網絡與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豐富的信息,而且能夠給學生帶來音、形、像等生動的體驗。一張嘴、一支筆、幾張凳子已經不能滿足迅猛發展的時代需求。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增加教學信息,擴大學生視野,而且能夠通過音、形、像的刺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Bloom, B.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M].New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71.

[2]Borich G 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4thed.)[M].NJ:Prentice-Hall,2000.

[3]胡姝鈺.口語課堂外籍英語教師信念和教學有效性的相關性研究[D].碩士論文.太原:中北大學,2013.

[4]劉昕.交際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外籍教師的授課方法所給予我們的啟示[J].佳木斯學院學報,2011(11):201-202.

[5]湯聞勵.透視外籍教師在中國非英語專業口語課的教學[J].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4):122-126.

[6]王宇歡.浙江省高校外籍教師英語口語課教學現狀調查[D].碩士論文.杭州:浙江師範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