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適度糾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首先,教師不要急於和過嚴厲的糾正學生所犯的錯誤,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可以在討論結束後指出錯誤,這樣有利於學生對錯誤進行歸類和反思,也可以讓學生自行糾錯,這樣有利於降低焦慮感,而且使學生印象更深刻。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錯誤,讓學生知道學習中犯錯誤是難免的,是學習的必經之路,不必太在意,更不能失去信心。另外,要注意營造良好的低焦慮度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課堂上養成的敢說、想說的習慣。所以在開始階段,不要過於強調語言的標準和語法用詞的準確性。
3.合理的教學活動設計
(1)教學內容。過多的學習內容和任務會給學習者帶來壓力,使他們產生焦慮。同時,一旦學習目標沒有實現,學習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受挫。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盡量向學生提供可理解的輸入,並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輸出,保證學生獲得可理解輸入。此外,在設計問題時,應基於課本內容,結合學生的理解力和現實生活,建立真實語境,展開真實交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和交際能力。
(2)合作學習。小組活動能避免教師點名提問給學生帶來的緊張感,有助於減少焦慮,尤其是那些內向、害羞的學生,他們能在合作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得到更多的鍛煉。同時,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和相互依賴,有助於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激發更高的學習動機。在合作學習中,可以采取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及互相采訪等多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氣氛,使學生在快樂中學會思考、掌握知識。
(3)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助於創立真實的語境和降低焦慮。它具有圖文並茂、聲像俱佳、課堂容量大等特點,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起到導引、刺激的獨特作用。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優勢,營造良好的英語交際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五、結語
語言焦慮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英語教師應該了解學生語言焦慮產生的原因,努力探索和研究降低語言焦慮的策略和方法,從而努力消除語言焦慮的消極影響,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London. Longman. 1985.
[2]Gardner and Maclntyre,On thye measurement of affective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1993(43):157-194.
[3]Horwitz,E.K.“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TESOL Quarterly,1986,20:559-562.
[4]M.B.Horwitz and J.A. Cope. (1986).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125-132.
[5]胡鴻雁. 焦慮與自信心對英語學習的影響[J]. 中國英語教學,2003,26(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