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2 / 2)

二、針對解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1.明確教學目標。沒有目標的教學注定是低效的,失敗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教學實際製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確定必定要環環相扣,條理分明,使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與其他老師的交流,取他人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然後與課堂教學實際情況相結合確定目標。例如在學習“簡單的組合”這一課時,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明確組合的可能性,教師可以圍繞這一目標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可以以去超市買東西舉例:三個同學一起去超市買東西,需要一人騎自行車,兩人坐車,問有幾種方法?這個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所以在解答時比較輕鬆。教學目標確定後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讓學生保持對問題的學習興趣,不斷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究,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2.合理規劃教學方法。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為了能更有效地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采取了各種教學方法,但是在應用過程中要避免學生注意力轉移等情況的發生,就必須合理規劃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一下教室裏有哪些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室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以此設問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找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課桌、黑板、椅子及講台的表麵,等等。教師可以接著問:如果你是教師你會讓學生解決什麼問題呢?這時學生就會興致高昂地回答:讓同學A計算黑板的麵積,讓同學B計算課桌的周長,讓同學C計算椅子的周長和麵積,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所舉例子都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並且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都可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係起來,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語

以上所提到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努力解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增強所授課程內容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要在保證對課堂知識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多做鞏固練習,最終達到學習目的。

參考文獻:

[1]代存憲.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問題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09).

[2]楊家林.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