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啟發他們。我們要充分考慮數學學困生的實際能力和興趣,有目的地選擇適當的教學語言,根據題目的要旨,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進行啟發式講解,力爭使每位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對題目都能理解並順利解答。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循循善誘,使學困生能對同類題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跟上甚至超過其他同學。
(3)用嚴肅、嚴謹的課堂氛圍影響他們。一所學校、一個年級、一個班級是一個有機整體,隻有使全體教學工作者、全體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榮辱觀,才能發揮各自的特點,揚長避短,達到教學目的。因此,要上好每一堂課,首先教師講題要思路清楚、語言明晰、目的明了,板書要一絲不苟、邏輯合理、推理完善,學生要認真聽講、思維活躍、不懂就問;同學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學、相互促進,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以嚴格、嚴謹的教學和學風影響數學學困生,促使他們進步和提高。
(4)用行之有效的措施鞏固他們。數學學困生大多是由於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加強對他們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所布置的作業、練習,一有進步及時表揚,也可根據他們的特點委以一定的任務,激勵、鞏固他們的學習熱情。如我班有個學生原來數學成績一直不穩定,但他寫的字非常清晰、工整,我利用它的這一長處,在教學過程中不定時地叫他上講台,我講題,他在黑板上書寫。幾次下來,該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學習熱情被充分激發出來,學習成績得到了明顯提高。
3.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互動的有效機製,營造數學學困生轉化的環境。
(1)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幫助家庭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家長在數學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要通過運用現代通訊工具、開家長會、家訪等多途徑、多形式的活動,及時與他們溝通子女在校學習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明確自己的責任。讓家長明了“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裏”的內涵,為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2)學校及教師觀念的轉變。顧名思義,學校是教師授課、學生接受知識的場所。因此,要從根本上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要使學校、教師明了學生在校不僅要掌握大量的基礎知識,而且要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達到質的提高。隻有多方麵、全方位地教育學生、考查學生、評定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數學學困生的自卑心理,達到轉化的目的。
(3)加強與政府、公安、關工會等部門的聯係,消除對學生成長不利的因素。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希望。教育孩子,讓他們健康成長,轉化數學學困生工作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當今社會,潮流與濁水同下,精華與糟粕並存。因此要呼籲政府、公安、各級關心青少年工作的機構共同努力,消除不利於學生成長的各種因素,強化各項法律法規及措施的落實,做好各種青少年不宜出入場所的監督工作,營造數學學困生轉化的全社會環境。
綜上所述,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初中學困生轉化的核心部分,需要全體數學教師及全社會力量的長期不懈努力。學困生轉化關鍵在於教師。在新課改開展的今天,初中數學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完善教學方法,為學困生的轉化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