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優化中學語文課堂教學(1 / 2)

如何優化中學語文課堂教學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郝璐

摘 要: 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優化課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是每一位教師的共同目標。一係列的教育改革都是為了推進素質教育,全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這是優化課堂教學的中心思想。教師在教授文化知識的同時,要考慮中學生的身心發展,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提高。這不是權宜之計,不是口頭說說,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身體力行,深入鑽研,把優化語文課堂落實在點滴教學實踐中。通過大家的不懈努力,促進教學效果的增強,讓教學效率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學 課堂優化 教學措施

要構建新課程標準下的新型課堂,就必須優化課堂教學,優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藝術,優化創新,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實際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耗費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教學必須遵循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角色關係,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師生的角色關係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優化學生的主體作用,盡力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放開手腳主宰每一堂課。

一、優化學習方法

學得好不如學得巧。為什麼有的學生學習非常努力,學習效果卻不好,而有的學生學起來不吃力,非常輕鬆就搞定,這就是會不會學習的問題。會學習的學生學得巧,掌握了學習方法和規律,學習十分輕鬆容易;不會學習的學生力不從心,學不出成績。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這才是促使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根本。

1.學會記課堂筆記。中學生一般不會正確地記課堂筆記,通常是老師寫什麼,學生就抄什麼,用“抄”代替“記”,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同學筆記雖全,但收效甚微。因此,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指出:(1)記筆記要服從聽課,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疑點,記解題方法和思路。(3)記課後思考題。使學生明白“記”是為了“聽”和“思”服務的。掌握好這三者的關係,就能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這一主要環節達到較好的境界。

2.學會寫作。先要搞清楚自己最適合寫什麼類型的作文,如記敘文、議論文或者其他,然後再根據考試要求靈活變通。而在平時,要多注意一些作文技巧,多讀一些美文,多積累一些新鮮事例,使自己的作文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平時有時間多看《讀者》、《青年文摘》之類的雜誌,積累事例。在讀這些文章時,注意不要讀完就過了,要學會總結、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考場作文時間有限,平時要多想多記,考試時才不會手足無措。

二、優化教學藝術,注重教學實效

為使課堂教學優化,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思想方麵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必須在教學的各環節進行優化。比如:對一堂課來說,注重開講、提問、結尾等環節的藝術,力求從最優角度完全實現課堂教學的總體設想。開講如同電影、戲劇的序幕,彈詞、相聲的開篇,說書人的起講,一開始就要起到吸引人的作用,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全神貫注地投入課文或本堂課的教學中。如在《木蘭詩》一課的教學中,我以提問方式開講:我國曆史上出現過哪些巾幗英雄?同學們一聽,七嘴八舌地說開了,花木蘭、劉胡蘭、楊門女將……這時,我來了一個急刹車,又提問,我國曆史上有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巾幗英雄是誰?同學們大聲回答:花木蘭。一開始,就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然後學生爭先恐後地講述木蘭從軍的故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為本堂課的成功奠定基礎。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老師還要善於提問。提問必須要有策略性、思考性、序列性,還講究一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