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注在古典詩詞教學中專業術語的具體應用
專業術語在實際教學中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的,老師專業術語的使用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及古典詩詞鑒賞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更專注專業術語的使用,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我們還以具體詩詞為例做出說明。
如我們在教學《離騷》這一篇文章時,首先老師可以通過一段由專業術語組成的文章介紹今天的教學內容。《離騷》這篇詩詞主要應用了比喻的寫作手法,老師可以通過對文中比喻的介紹展開今天的課程:作者用香草比喻自己的高尚品德及清秀人格;利用美女類比自己心中理想君王的形象;將佩戴麗江秋蘭比喻修身養性、磨礪性格的過程;利用婚期將至,而爽約比做失信的君王……通過對文章的簡單講解,將文中主要的比喻手法表現出來,同時也將本文的大致意思表達出來,便於學生的後續學習。
3.加強對民族文化及曆史精神的深入學習
我國古典詩詞是我國五千年文明曆史的最好展示,因此要提高古典詩詞的教學效率,首先深入學習我國古典文明及曆史精神,同樣我們在這裏用具體案例加以說明。
如我們教學《詩經·關雎》時,要對我國當時社會風俗及文化進行深入的學習。其中有句話是家喻戶曉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的學生很好奇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人們為何思想如此開放,怎會有這樣直白的詩詞?老師這個時候就可以介紹一些當時的社會民風,詩經的創作年代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那個時候人們向往愛情,迷戀音樂,也就更加大膽浪漫。之所以有了後來的男女授受不親,是因為儒家思想對人們思想的禁錮,這事實上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文化就是這樣,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百花爭豔,但儒家思想為了維持我國的大一統,要求人們放棄思想上的奔放一麵,不得不說這與我國中原地帶長期的封建統治、思想禁錮有著極大的關係。
4.結語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曆史、重視傳承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最好體現就在經典的古詩詞,因此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了解燦爛多彩的文化及熱愛我們偉大的國家,不斷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是極其必要的,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黃淑熙.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探索[J].語文學刊,2011(10).
[2]毛建銘.古詩詞複習方法例談[J].文學教育(中),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