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初中思品課教師的教材整合能力(2 / 2)

二、初中思品課教師提高教材整合能力的要求

(一)從初中學生的生活出發,精心安排知識內容。

新課程改革提出“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程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的理念和目標。初中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有不少知識點是學生可能難以把握和理解的內容,因為畢竟步入初中的學生年齡段大部分在12歲~15歲,心理成熟度和社會閱曆還不夠,對某些問題的理解不深入,生活經驗不足,同時對社會的觀察度不深,造成對教材中某些抽象內容理解不了,不知道如何把學到的教材知識點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聯係。教師要活用教材,靈活地將教材中的抽象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係,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深刻地思考和觀察理解社會現象。

例如:導入第十課,教師可從生活入手,以城鄉學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巨大反差對比,讓學生認識到城鄉、區域發展的不平衡,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依據新課程標準,從教學目標出發,把握教材整合的主線。

新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思想品德課程的基礎。教材整合不是把現有教材全部否定,而是去除教材中不合理的部分,修正教材中不切實際的內容和摒棄教材中空洞而又不貼近學生生活的知識,加入有利於教師講解、易於學生接受的內容,知識點。教材整合要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這一中心和出發點,因為教學目標是教師授課的指路燈和航向標,教師隻有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時刻把握教學目標這一中心點,才不會盲目崇拜教材,學生不會隻是單純地完教材中的知識後認為就學到了知識的精華,而是要以教材為索引,更加深入地對知識進行拓展和發揮,把教材知識進行整合,由教材而至生活實踐,由實踐再返回到教材中,發現教材中的精華和不合理之處,提出修正教材的好的合理化建議,為今後的學習提供更合理的保障。

例如:第十課我們會遇到一個教學難點: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的其他分配方式,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調查自己家裏經濟收入的來源情況:我家的收入主要來自於?搖?搖 ?搖?搖

①父母參加工作獲得的工資、獎金;②打工獲得的勞動報酬;③做生意賺的錢;④購買股票賺的錢;⑤買彩票中的獎金;⑥轉讓專利獲得的錢;⑥把錢存進銀行獲取的利息……歸納出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都等按貢獻參與分配。

(三)按照一定的邏輯規律,實現整合的係統性和連貫性。

過去的初中思品教材過於強調學科知識的學術性、邏輯性、係統性和完整性,致使學習內容偏多、偏深,學生的課業負擔重。現有教材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一方麵注意控製教材內容總量,另一方麵適當降低某些知識的難度要求,力圖把人類群體的生活經驗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之中,但導致現有教材比較“散”。在實際教學中,時常聽到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抱怨:“內容太零碎了,沒有體係!”“知識點太少了,到底講什麼呀?”……教師可以按照一定的邏輯規律對教材進行重新調整和組合,這樣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興趣。

例如:學習第十課時,要理順本課三框之間的邏輯結構,教師可以指出第一框主要解決如何把蛋糕做大的問題,第二框主要解決如何把蛋糕分好的問題,第三框主要解決公平分配問題。要讓學生明白當前要既重視做大蛋糕,又要重視分好蛋糕,把兩者統一起來。從順序來說,隻有先做大蛋糕,才談得上分好蛋糕;從兩者的關係來講,應對做大的蛋糕及時進行公平分配。公平分配蛋糕,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

總之,教師要學會創造性地整合教材,為教材價值的實現和學生的發展提供多種可能的平台,這樣才能更好地貫徹新課程標準精神,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國才.新課程怎樣教得精彩.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李曉東.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思想品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3]張穎.淺論課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整合[J].新課程學習(上),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