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世界的艾澤拉斯大陸上有四大種族,跑車世界也一樣。
日係
心思細的人也許發現了:和歐、美兩大跑車陣營相比較,日係車中的經典車型並不多,特別是老款車。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所有的日係汽車品牌都非常年輕,能叫得出名字的大都出現在二戰之後。說得更細一點,日係車的起步階段,僅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雖然當時的日本車廠製作水平和設計水準都超低,但好在價格低廉,而且美國也很樂意向日本車敞開市場,幫許多日本車企賺到了第一桶金。本田、豐田、日產都是這麼起步的。所以直到今天,日係車也貫徹了高性價比的戰略,偶爾從歐係車上摘一些精妙的設計語言。且不論這個做法好是不好,至少銷量確實見風就長。
美係
從福特這個品牌出現開始,美係車的發展一直順風順水。但真正進入快車道時期,則要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那時的美國打完二戰已經十幾年了,經濟也得到了很好的恢複。更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標新立異,它們對新鮮刺激的車款更有感覺。恰巧這時候,美國向日本開放了進口車市場,本土的品牌們都暗自發力,準備憑借主場優勢好好賺個盆滿缽盈。這時的美係車就有了比較明顯的價值取向,那就是充分展現個性化。肌肉車、大馬力、野性子……這些或優或劣的特點,也都是在這個時間點養成的。
德係
德國是工業化強國,曾在30年走完了英國人用100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雖然這個國家幾乎從沒安定過,但不管是誰執政,哪怕希特勒,也沒削弱過工業造車的重要性。德國人的嚴肅個性,在機車製造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平心而論,他們的用料並不講究,真正講究的是結構設計。德國設計師能用很少的料,造出足夠堅固的車身。發展到後來,這種理念被異化成了“用簡單的線條,打造出足夠漂亮的車身”。這種造車態度,目前也是德國車的主流文化。
意係
單論名氣,意大利汽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它們之所以稱得上流派,完全在於有幾個名聲赫赫的領跑者,比如瑪莎拉蒂、法拉利和蘭博基尼。這些車的特征比較明顯,幾乎都是大排量+大馬力,再由傳奇設計師操刀定個造型。在四五十年代,它們都是在賽場上拚殺過的性能王者。現在穿上了華麗衣服,就像是走下熒幕的明星,給人一種驚豔逼人的感覺。後來轉型取悅消費者時,萬幸的是沒把這種對力量的堅持放下。內外皆灑脫,力量表現無出其右,這是意係車的標簽。在國內,意係車幾乎能和富二代、明星劃上等號,除了貴、帥、靚之外,“高精尖”的不俗定位也是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