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龐勇雖然出身下賤,卻心比天高,自從被楊遇春收為貼身小廝後,自以為有了身價,竟然把目光瞄到了小姐身上,其實小姐相貌倒是一般,隻是楊家那萬貫家財饞人。可惜流水有意,落花無情,龐勇試探了幾次,得到的隻是小姐的恥笑,他貪財心切,不由得心急如焚。俗話說“利令智昏”,龐勇以為隻要先把生米煮成熟飯,楊家人礙於臉麵,也就不能奈何自己了,倘若日後再生下個一男半女,那就是名正言順的姑爺了,楊家的產業自然少不了自己的一份,這麼一想,賊膽頓起,於是偷偷躥上繡樓,於起了綁架“人質”的勾當。楊遇春回至內室,呆呆地坐了好久。夫人躺在床上,流著眼淚說:“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就算女兒僥幸得救,也無人再聘,不如順水推舟,成全了那畜生吧!”楊遇春見夫人滿麵淚痕,不便發作,沉吟半晌方才說道:“我女兒雖不是金枝玉葉,卻也是堂堂的大家閨秀,豈能與這等下賤賊子同床共枕,廝守一生?我寧可讓她守活寡,也決不讓那賊人奸計得逞!”夫人低低說道:“就依老爺,隻是不知如何才能救女兒出得火坑?”說到傷心處,她又哭了起來。楊遇春說:“事已至此,也隻好求助於官場上的朋友了。”說罷,楊遇春吩咐管家備好上等禮品,帶著他的名帖去見陳知府。青州的陳知府和楊遇春私交很好,聽說楊遇春來訪,連忙出迎,並邀請到書房擺下酒宴款待,三杯酒下肚,楊遇春方才說了來意。陳知府說:“這個容易,愚弟即刻點幾個好身手的軍健,沿牆架梯,摸上樓去,亂刀砍死便是了。”楊遇春說:“投鼠忌器,小女也在裏麵,我是怕萬一有什麼閃失呀!”陳知府又說:“愚弟手下有幾個善射之人,隻須多帶幾副強弓硬努,遠遠地藏了,兄台自去窗前誘那廝說話,相機射殺也未嚐不可。當然,事成之後,兄台須破費些銀兩,把他們遠遠地打發了,這樣一則可救小姐於水火,二來也保全了小姐的名聲。“
楊遇春心想,此計倒也可行,正待答應,一旁的師爺卻說:“這個辦法隻有兩成勝算,你們想,龐勇既能做出這等勾當,決非平常之輩,他必定不肯輕易開窗相見。”說到這裏,師爺說,這事看來一時也急不得,容他好好想想,從長計議。楊遇春回 到家裏,一直等著師爺能想出什麼好計謀,不料就在當天晚上,禍事又來了:樹大招風,財多招人,一夥蒙麵強盜明火執仗,破門而入,先將楊家三口撲倒在地,接著又拖到後花園。為首的一個大漢厲聲喝問:”楊家的銀錢藏在何處?說出來,爺饒你不死!”楊遇春是條硬漢,不肯答應,隻是痛罵,那大漢火了,掄起馬鞭兜頭便打。其餘的強盜一聲呐喊,撬門砸窗,翻箱倒櫃,還有一個唆囉扯著嗓子叫道:“大哥,繡樓給您留著哪!”大漢狂笑幾聲:“好!好!”說著他從腰中抽出兩把砍刀,殺氣騰騰地直奔繡樓而來。龐勇在樓上看得心驚肉跳,不等強盜上樓,自己先開了房門,連滾帶爬地奔下了樓,跪在地上,口中一迭聲地求饒:“好漢饒命!”那大漢喝道:“你這廝可是龐勇?”龐勇一愣,連連點頭,那大漢一把扯去麵罩,轉身喝令左右:“綁起來!”楊遇春見此情景,方才明白這些蒙麵強盜其實都是陳知府衙門裏的差役,不由得暗暗敬佩師爺的精明。幾年後,清虛觀多了個帶發修行的女道士,有人說她就是在繡樓遭劫的楊小姐,也有人說不是,人們沸沸揚揚地議論了很久,誰也說不清……
讀後感言
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龐勇自以為抓住了別人的要害,從此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豈料到頭來竟落了個如此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