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機器工人(3 / 3)

整個大樓初步設計中,新材料公司隻有電池廠、超薄顯示膜等輕型產品在這座樓裏,像比較沉重的造紙和複合材料生產廠跟錦湖公司合作放在海州。製藥廠的設備最重的就是發酵塔、混生器和合成蒸餾塔,所以需要特別加固,不然對穩定性不利。

上了6樓車間後,被包裝材料遮蔽著嚴嚴實實的空間中亮如白晝,幾十台智能自動機器人正在快速的將一根根碳鋼金屬鑿穿地板,與原來的鋼架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抗拉應力提高了十倍以上。再加上更為優秀的混凝土配比用來內部加注到新的孔洞之中。

整座大廈逐步變成了如堡壘一般堅固的建築物,還有外牆那些以新型保溫材料名義的外掛複合裝甲,即使用坦克的120毫米加農炮在都無法擊穿。按硬度來說,足足可以抵禦380毫米以上的戰艦火炮,而頂部更是換成了多層複合納米材料,半噸重的航彈都無法穿破頂層。

望著那一堆堆麵無表情的鋼鐵怪物,馮春平一直在咽口水,要知道最開始他見到這玩意兒後嚇得心肝疼。盡管上級說這些機器人是美國特殊軍工產物,因為公司在美國很有勢力因而“試用”。

當時馮春平內心就是一百隻羊駝飛奔而過,他自己又不是傻子,並且長時間在跨國公司工作。外國人的技術水準總體上還是知道的,所謂的“智能”機器人有現在這個樣子的嗎?還能兩條腿上下樓,四條機械臂膀布置了不同的工具,幹起活來又穩又準。這都不說了,這幫機器人不眠不休的連續幹了幾十天,自打自己見過這機器人就沒有停過。

機器人這東西必須要外接電源,內部電池再牛,也不能支持這麼長時間的工作呐。就算是內燃機,也得加油不是?這些機器人從事極重的工作,但一次電也沒有充過,更沒有換成電池或者加過油。

這麼大的能量儲備,也隻有核能了吧?馮春平見過核反應堆,發電廠體積不如用講,就連軍艦上的核反應堆那也得裝一輛大公交車不是?誰見過能塞進這麼小的身體內?

每次他看到這些鋼鐵怪物整整齊齊的飛馳在生產線上,幾隻機械手開工快得隻能看到一道道殘影覺得驚恐之餘之外,還有莫名其妙的興奮感。誰沒有看過《終結者》等科幻電影呢?現在,就在他眼前,一批說不清能源的機器工人正忙著工程建造,不但生產水準高,而且還具有比外麵那些所謂的“智能”機器人強出一百倍以上的學習能力。

學習好的不一定情商高,但智商沒有低的,傳說中的傻子一般的學霸隻是沒有把精力用在日常生活上。馮春平當年也妥當的一個學霸,不然也不會成為一個精英階層人物。自從他見到公司的秘密逐步開放後,也就死了半道而退的那顆心,這家公司能毫不顧及的讓自己見到這些東東,也就不怕自己泄密。

經過處理過的地板采用了優秀的吸音設計和材料,在隔牆外就聽不到轟隆隆的機器轟嗚。他們兩人站在高台控製室的巨型玻璃窗處,望著數百台機器人大軍忙碌著,就在此刻一個現代化的工廠流水線正逐步成形。

在這裏將生產出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藥物種類,包括治療神經係統疾病如帕爾金森症、還有癌症的靶向藥物等等。每一種都能賣出天價,而這個工廠正是將現有產能擴充80%-150%的關鍵性基地。

“很壯觀,是吧?”黨為民貌似對馮春平在說,又有點像自言自語,“我們做的對人類是件正確的事,所以一切影響正確的因素都應當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