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管理專家尤金也承認他在工作時也有堆置文件的情況,但一般來說,他認為最好還是遵守“桌麵幹淨”的原則。對我們而言,保持幹淨、準備隨時工作的感覺很好。桌麵是主要的工作區域,應該隻放置那些每天要用的東西;雜亂的桌子並不代表有創造力,也許隻顯示了沒有組織能力和找不出頭緒。
另一位美國著名效率管理顧問格雷格·維特爾說:“桌上的每一張紙就代表還沒有作的每一個決定。”許多效率極高的人盡量隨時保持桌上隻放一樣東西。除非正在處理中,否則不要把紙張成堆地囤積在桌上,因為任何雜亂都可能造成或多或少的壓力。
讓你分心的東西愈少,你全心全力處理手邊工作的效率就愈高。
大型企業裏,桌麵幹淨的人多半是組織裏級別最高的人。這種說法似乎有一點勢利的味道,但通常桌麵亂七八糟的大多是低階層的職員,主管與資深經理則不會如此。因此有一些形象管理顧問特別建議要保持桌麵整潔,全美知名人士比爾·馬裏奧特的父親始終認為桌麵應該保持整潔。而馬裏奧特則說:“有一天,我們發現他保持桌麵整齊的方式,就是把所有東西都塞進抽屜裏。”
“每日計劃”說,不管你是不是了解,你家的居室布置就是有效設計的一種典型;床放在臥室內,爐子在廚房內,電視則永遠放在你最喜歡舒展身體,放鬆自己的地方。可是,同樣的原則不見得一定適用於你的辦公室。許多人常常不知不覺地在實際上會妨礙工作效率的辦公室內工作;檔案找不到,或者是放錯地方;各種文件或資料堆積如山;桌上一片淩亂。
“每日計劃”說,如果用上麵的描述來形容你的辦公室的話,那也不要擔心,你事實上很可能是在一家好公司內工作。問題的症結在於,你是不是能夠重新有條不紊地排放自己的工具和辦公用品,以節省時間來達到最佳工作效率。如果擁有隨時可用而又切用的檔案,你的紙上工作量永遠都不會每日堆積;另一方麵,你也可以隨時取得也許現在就用得著的文件或空白紙張。一旦懂得自己周圍的客觀工作條件,我們將辦公室視為一個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領域的空間。它們分別是:
1.工作地點(你每天執行工作的地方)。
2.貯藏地點(你貯放所需資源的地方)。
3.接待訪客的地點。
這種劃分方式是以功能為區別標準,而不是物理上的區別標準。其中一定會有重疊的地方,例如說,工作和貯藏。可是,最有效率的辦公室,就是區域劃分意義最明確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