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1 / 1)

感謝那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剛結完婚還在家裏休婚嫁呢,快遞公司打來電話,說有我的一個包裹,向我核對郵包投遞的具體地址。我有些詫異,以前有寫點小文章的癖好,每月三三兩兩地會收到幾張彙款單或者樣刊。可是由於忙於結婚大事,加上懶惰成性,已經半年沒有動筆了,哪裏還有會什麼信件、郵包?況且以前這些東西都是通過郵局郵遞的,快遞公司會給我什麼東西呢?

我在心裏一直揣測到底會是什麼東西,可是我絞盡腦汁也猜測不出來。

索性什麼也不想,送上門的東西,不要白不要。

兩個小時快遞公司的人員便把一個大大的包裹送到了家裏。竟然是外地一個素未謀麵的文友“林壑”寄來的。拆開包裝一看,是滿滿的一大包鮮棗!

她本姓劉,熱愛文學,鍾情文字,是一所實驗小學有著20多年教齡的語文老師。林壑隻是她的一個筆名,但因其文筆之妙,筆名反將其真名掩蓋,致使很多學生見了她都直呼“林老師”。

與她結識還是在去年的暑假。那時我接了一本書稿,時間緊、任務重,單打獨鬥根本不可能完成,我便在QQ群裏發貼尋求幾個合作者,她便成了我們編寫團隊的一員。那個暑假,我們暫時丟掉了手頭一切事務,一心編寫那本書。偶爾閑談便會彼此過問下編寫進程,或者海闊天空地聊些瑣碎的事情。

怎麼也不會想到,她會記得我偶爾提起的婚期,並在第一時間祝福我“棗(早)生貴子”。

吃著甜脆的棗,看著她QQ裏的祝福,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溫暖。

幾年前,還是在一個偏僻農村小學教書的時候,接到一個外地陌生男子的電話。男子說在《教師博覽》上麵讀到我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深深地打動了他,也正是從那篇文章中,他獲悉了我的手每年冬季的時候都會得凍瘡……懷著那份最初的感動,輾轉數人終於聯係上了我。他在電話中說,胡老師,我告訴你一個治療凍瘡的偏方……那一刻,真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一晃數年過去了,那個陌生男子姓誰名誰家在何方我都忘記了,那個電話卻深深地珍藏在時間的年輪裏,與我一路偕行,溫暖至今。

生命中,總有一些人風一般與我們擦肩而過,不留下任何痕跡;而又總有那麼一些人,雖然彼此間不曾相識相知,卻能穿越曆史的塵埃,跨越萬水千山,給我們那麼多不期而遇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