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主流醫療機構目前主要所能做的是初步界定是否屬於自閉症,治療措施缺乏,主要以精神類藥物、中藥、針灸等方法治療,藥物治療因缺乏能夠改變自閉症的病程,改善核心症狀的藥物,且副作用大,一般隻在患者伴隨的精神神經症狀明顯,或威脅到自身或者他人安全或嚴重幹擾患者接受教育和訓練,影響日常生活時,才使用藥物對症治療。
特殊教育和康複訓練是目前國內所主要采用的方法,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康複訓練服務機構大概有400家,其中約90%是自閉症兒童的父母自己籌辦的。
還有一種就是生物療法:主要通過相關檢測和營養劑幹預調節身體內部機轉來達到治療的最終效果,在國外由於有完善的檢測手段和長期大量的實踐經驗,在治療自閉症上取得很好的效果。而目前咱們國家的家長對於生物療法的了解主要通過網絡自己領悟摸索,個別有條件的家庭把孩子帶到香港或者其他在生物療法方麵做得比較好的國家或地區接受治療,這些都不便於生物療法的很好執行,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同時有研究稱動物對自閉症兒童的治療有明顯的幫助。
據專家稱,動物的存在增加了孩子們出現微笑、開懷大笑的次數,並有效減少了他們哭喊、皺眉和抱怨的行為。
當孩子們都忙於處理動物的存在時,會比玩玩具時多花費55%的社會行為。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接觸動物能讓自閉症兒童受益匪淺,比如可以增加他們的一些積極的社會行為,使他們與外界的交流增多,從而幫助改善自閉症。
我國的自閉症兒童現狀
記者了解到:在2006年我國已將自閉症列為精神殘疾,自閉症者被納入相關的保障體係。目前我國自閉症人數保守估計已經超過150萬。如此龐大的一個群體有著一些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現狀一:患病率上升
對幹預需求的呼聲越來越大。不管是相關的專業人員,還是普通老百姓,亦或是媒體,自閉症越來越成為一個公共的話題。其患病率由最初的極為罕見,到萬分之幾,到而今的千分之幾,雖然從來沒有一個比較穩定而公信的數據,但是患病率的一路走高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現狀二 :患兒回歸主流社會困難大 治療自閉症的黃金階段是1~3歲,錯過了這個階段,恢複健康的困難就很大,病情還極有可能反彈,如果不能及時地進行康複訓練,一旦他們失去父母的依靠,將很難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那些攻擊意識強烈的患者,還可能造成社會危害。
此外,中國廣袤的農村對自閉症了解甚少,難有家庭願意向調查人員報告孩子患有自閉症。他們情願養自閉症孩子一輩子,並生一個健康孩子陪伴他終老。
現狀三:教育體係不健全
特殊教育和康複訓練是目前國內對自閉症康複所主要采用的方法,從事這方麵特殊教育的師資力量及經費也都嚴重匱乏,機構經營舉步維艱。到目前我們國家對自閉症的教育安置總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完全隨普通學校就讀:在與家長溝通好的前提下,學校接收無顯著行為問題、智力基本正常、生活能自理,經訓練能適應學校常規的學生就讀。
2.完全隨弱智教育班就讀:通常接收智力中等以下,生活能基本自理,經訓練基本能適應課堂常規,無嚴重攻擊行為,家長能與學校溝通的學生就讀。
3.在不同類型班級的部分時間就讀:適合能基本適應班級教學常規(含普通班、特殊班),但因行為問題無法堅持全日上課或無法堅持在普通班級全日上課者。
4.單獨編班:一般附設在培智學校,要求有較高水平的師資(一班至少有兩個老師)及較好的設備,采取個別教學、小組教學及群體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5.家庭養護與專家谘詢(或社會機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有些無法進行正常的教育訓練、症狀嚴重、沒有養成基本生活能力的自閉症兒童大多進行此類的養護式安置。以家庭為基礎開展以培養基本生存能力為目標的針對性訓練。即便是對這類自閉症兒童,家長也要樹立信心,不放棄對孩子的訓練。
結 語
雖然我國對於自閉症的認知及治療還處於初期階段,各種服務不夠完善,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國家對於自閉症兒童開始加大關注。我們相信,雖然現階段自閉症被大多數醫師認為是不治之症,但是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會有自閉症兒童的一片藍天的。所以,對於這樣一群特殊的弱勢群體,除了政府和家長,他們還應該有我們的理解和關愛。有人說,愛是一朵花,因為有愛,所以奉獻;因為有愛,所以本刊呼籲人們:請您關注身邊這樣的孩子,給他們溫暖的擁抱,給他們愛的支持,給他們尊重和溫暖,因為我們堅信,有了大家,他們的未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