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道爾回信說:“如果您用早餐時,發現盤子裏的早餐已經變味了,那你大可不必把它吃完。”
相信收到回信的人,一定會被柯南道爾精妙幽默的比喻說的啞口無言,並認識到自己的無禮。試想一下,如果柯南道爾被投稿人的言語所激怒,會給對方的是一封言辭激烈的批評信,那麼可能就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會失去大作家的風範。而一句幽默的比喻,就能很好地避免一場爭論。
幽默是化幹戈為玉帛的有力武器,具備幽默感的人到處都受歡迎,可以化解許多人際衝突或尷尬的情境,往往能使人怒氣難生,化為豁達,不僅讓自己心情愉快,也能帶給他人快樂,難怪有人說:“笑是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
感悟:
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曾經說:“化解衝突的最好良藥,就是含有幽默感成分的機智。”麵對人際交往中不期而遇的衝突,如果我們能巧妙地說些俏皮話,或以恰到好處地自我解嘲等幽默方式來對待,定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收到皆大歡喜的效果。
用反問式幽默折服對方
反問,就是針對對方思想、觀點中的破綻,對他提出一個針鋒相對的問題,由於這類問題的提出往往出人意料,所以更能折服對方。當然,反問不同於反駁、反擊,也不同於反唇相譏,而是一句有話題相關的問話,雖然它看起來像是一句脫口而出的玩笑,但卻能產生輕鬆自如、發人深思的幽默效果。
赫爾芩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批評家,他年輕時有次曾去一個有錢朋友家裏赴宴,被宴會上演奏的所謂的時下流行音樂吵得非常難受,隻好用手捂住耳朵。
他的朋友見到這種情形忙過來解釋道:“正在演奏的是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就一定高尚嗎?這樣的曲子聽了讓人覺得受不了!”赫爾芩問道。
朋友聽了很不服氣地說:“不高尚怎麼能流行呢?”赫爾芩便問道:“那麼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嗎?”
朋友被這一句話問的啞口無言,仔細想想,覺得赫爾芩說的不無道理。赫爾芩借用其他事物來說明道理,幽默風趣,曲折迂回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我國南朝齊梁時期的範縝是一個善於用幽默辯論的佼佼者,傷火災佛教盛行的包圍圈裏,範縝以和迷信公開對立的身份,賴以幽默藝術,使自己利於不敗之地。
有一次,竟陵王蕭子良為了打擊範縝,請了許多名人高僧來挑戰。蕭子良為了鼓吹佛教的神力,對範縝發動攻擊。蕭子良指使了一個叫王琰的知名說客對範縝說:“你不承認自己祖先的神靈,這樣的子孫算是大逆不道。”
麵對這樣的挑戰,範縝完全可以以力說服,因為王琰沒有蕭子良那樣顯赫的地位,不會罪咎犯上,但這樣做,一是傷了和氣,二是有失度量。所以,範縝慢條斯理地反問了一句:“既然王先生認為祖先死後有神靈,那為什麼不殺身去侍奉呢?”
範縝的幽默反問,讓對方無可辯駁。
縱觀古今名人,凡事成就大事者,無不具有幽默的細胞。事實上,幽默並不一定要捧腹大笑,也不一定要膾炙人口,有時候它隻是一個小小的問句,就能讓對方折服。
費雷德裏克·埃德溫·史密斯是英國律師和保守派政治家。在他就任黛莉監察長期間,埃德溫惹怒了倫敦一個俱樂部的主管,因為他不是該俱樂部的成員,卻經常在去議院的途中,停下來使用該俱樂部的衛生設備。埃德溫的做法使得對他沒有好印象的成員們十分不快,他們要求管理人員製止這種“掠奪”。
一天,埃德溫又若無其事地走進該俱樂部的衛生間,這時,跟進來的一個侍者提醒埃德溫,注意該俱樂部有隻對內部成員開放的規定。
“哦,”埃德溫隨口說道,“廁所也是俱樂部嗎?”
“廁所也是俱樂部嗎?”誰會想到這樣的問題,但是埃德溫想到了,這句問話,不僅製造了幽默,也讓對方所折服。
不要以為說話風趣幽默的人,會讓人不信任,其實可能恰恰相反。雖然這不是什麼科學理論,但是反問式的幽默,往往能讓對方在平和輕鬆的氛圍中,思考問話所引發的內容,所以說,反問式的幽默方法總能讓對方折服。
感悟:
幽默不僅能製造輕鬆的社交氛圍,而且還在說服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反問式的幽默方式,就是聽了別人的話以後,打出一個問號,這個問號裏往往暗含著事物的本質,使對方在話題裏被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