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漢的重生讓這個爭論提前爆發了,如果說原因,那隻能怪他為了方便,沒有使用磁帶DV,而是選取數碼DV做了《死亡錄像》的拍攝工具,從而讓數字攝影從大家心目中的高端形象一落千丈,但也讓許多糾結於膠片巨大成本的製片和導演們發現,原來這樣拍攝那麼省成本啊!
善於跟風的好萊塢迅速崛起了一批DV電影,這種風‘潮’甚至蓋過了幾年前《‘女’巫布萊爾》的勁頭,產生了一堆東施效顰之作。而因這種變化,好萊塢的攝影師們心裏也不開心起來。
膠片是什麼?膠片和電影是同名的!沒有膠片,何來電影?他們的尊嚴受到了極大衝擊,打心眼裏討厭起數字攝影來。而作為無意間掀起風‘潮’的楚漢,則開始備受詬病。
按理說,這種事也就是小範圍的討厭罷了,可偏偏在幾天前的一場爭論中,曆來執著於改良數字攝影,推行數字化的彼得·傑克遜和喬治·盧卡斯專‘門’撰文闡述了這種全新攝影載體的意義,其中除了對他們那數字效果很多,用膠片拍攝極不便利的《指環王》和《星球大戰》叫屈之外,還幾次提到了《死亡錄像》。
盡管他們也認為楚漢的做法隻是新鮮感,並不能作為推廣下去的手段,但這種對數字攝影和剪輯的應用他們是很支持的。
這件事迅速引起了軒然大‘波’,緊接著,詹姆斯·卡梅隆大神加入了進來。在這個時候,他已經開始計劃自己的傑作《阿凡達》了,為了這片子他準備了十幾年是電影界眾所周知的事情。當他發現膠片攝影和現有的後期、剪輯技術不能滿足需求時,也開始研究心得方法。
新的方法,依然是數字的,甚至是純數字的!
後來拍攝《阿凡達》時,他專‘門’開發的攝影係統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一係統連布景都不需要,隻是拍攝人物動作,在監視器上實時顯示出簡單環境和人物模型的姿態,而後在通過後期全部製作出來。
雖然此時他還沒有成熟的想法,但已經萌生了念頭。最要命的是,他不但讚揚了楚漢運用數字技術的勇氣,還認為楚漢絕對是膠片時代終結的開局之人。
這下,楚漢算是把好萊塢攝影界得罪大發了!好在那時候他在紅木林裏勘景,所以沒有受到實質‘性’影響。
聽完這幾個年輕人的話後,戈登趕回了家裏,在兒子的幫助下查了楚漢的資料,還專‘門’看了一遍《死亡錄像》,萌生了參一腳的想法……就算不成功,起碼老子努力過!
所以,今天他專程上‘門’拜訪來了。
聽完這些情況,楚漢苦笑著‘摸’了‘摸’鼻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怎麼不管是我,還是我身邊聚集的人們,都是這種已經不再受到歡迎的人呢?
如果以後人們提起自己,會不會說他是好萊塢不受歡迎同盟的盟主麼?
還真是個讓人無法高興起來的稱號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