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美好的,電影是正直的,電影充滿了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情感,所以……電影業基本就是在說謊……
在無數明星大腕鵲起的好萊塢,有很多人都籍籍無名地忙碌著,無論他們在業內受到多麼大的讚許,終究會被大眾所無視,連帶著最嚴肅的學院派也會投觀眾所好,將他們徹底拋棄在角落裏勞碌本命。
有句話說得好:“好萊塢成就了多少人,就辜負了十倍於此的人”。
戈登·威利斯就是這些人的代表。
要說這位老爺子,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提起《教父》、《安妮·霍爾》、《曼哈頓》這些膾炙人口的名片,恐怕最基礎的影‘迷’也會耳熟能詳。
那麼,戈登和這些片子有什麼關係呢?
他就是這些片子的攝影師。
這位老爺子的職業生涯是風光的,他參與了許多經典電影的拍攝,在業內聲望卓著。但老爺子的職業生涯也是黯淡的,因為就是憑借這樣的資曆,他居然一直沒有受到過電影學院的認可,以至於至今在奧斯卡的戰績一直為零,知道去世前幾年,才被頒發了一座終身成就獎。
很多金牌攝影師的一生就是如此過來的。
今年,戈登已經邁進七十歲大關了,在他的心中已經沒了當年拿獎到手軟的壯誌雄心,隻希望能借著舊日名聲安度晚年,直到三天前,他的小孫子跑來問了他一個問題。
“爺爺!爺爺!爸爸說你是好萊塢最好的電影人之一,我要看看你的奧斯卡獎杯!”
那一刻,老爺子竟無語凝噎。
那一刻,老爺子非常不甘心。
雖然世紀初的好萊塢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但以他為代表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當他重新開始審視這個世界時,忽然發現一切都變樣了。
原來電腦特技是這樣的啊?
原來數字攝影是這樣的啊?
原來攝影機可以那麼小啊?
原來……我已經和世界脫節到這個地步了麼?
扶著老爺子四處轉悠的小威利斯忽然覺得父親佝僂起來,他真的老了,而且他就要服老了。
可就在這天,老爺子帶著孫子到附近的餐館吃飯時,忽然聽到了幾個年輕人的對話。
“聽說沒有?那個楚漢開始招聘攝影師了。”
“嗬嗬,他不是很擅長DV攝影麼?怎麼?現在知道自己不行了?”
“一個華夏黃‘毛’小子而已,掀出點‘浪’‘花’就覺得自己是大導,可以讓我們屁顛屁顛去跪‘舔’了?做夢!”
“我聽說有些攝影師小團體已經開始抵製他了,這家夥讓正統攝影師顏麵掃地,不給他顏‘色’才怪呢!”
“那我們也一起吧?最好攝影師工會發出倡導……”
“……會被說種族歧視的!不過現在也差不多了,也沒見工會出來說不行啊!我看他這個片子怎麼拍!”
“哈哈哈哈——”
楚漢都沒想到自己居然卷入了這種爭端中,這還要歸結到世紀初開始爆發的一場巨大爭論——關於膠片和數字攝影的優劣之分。在楚漢的前一世,這一爭論直到他死前都沒有塵埃落定,即便整個電影界都開始普及數字攝影的時候,昆汀·塔倫蒂諾、克裏斯托弗·諾蘭等知名導演依然對數字電影表示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