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妙聯趣事(1)(2 / 3)

人生不滿君能滿

老人忙問下句,曰:

世上難逢我恰逢

老人心滿意足,蹣跚而去。

戴渠亨揮毫撰壽聯

戴渠亨是明初宰相,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戴奉旨巡視西南,這天,來至四川樂溫縣查巡,路過一山鎮,忽遇大雨,隻好在路旁一酒家暫時躲雨。

不一會兒,見一老者急匆匆前來沽酒,說是要給其祖父慶壽。戴相爺聽後,甚是驚訝:這位沽酒老者,看樣子也過了古稀之年,其祖父該有多少高齡?於是打算前往慶賀。

行至那家門前,隻見高大門樓兩旁大紅壽聯十分醒目,上聯是:

花甲重開,外加三九歲月

下聯是:

古稀雙慶,內多七個春秋

這副楹聯,文字不多,卻很工整,而且將老壽星147歲高齡巧妙地點了出來。戴相爺反複吟詠,連聲叫絕,遂舉步進門拱手致賀。談話中戴渠亨知道,這戶人家,已是七代同堂,人逾200口之多,不覺雅興大發,揮毫贈聯一副。聯曰:

花甲兩輪半,壽比南山,壽星眼觀七代孫;

古稀雙慶餘,福如東海,福家丁盛二百人。

後來,戴渠亨回到京城,將此奇事稟報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聞之大喜,隨即傳下聖旨,將四川樂溫縣改名為長壽縣,直至如今。

李紹仿用年號撰聯

據說清嘉慶年間,一年正是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的50歲大壽,朝廷上下好不熱鬧。嘉慶一時心血來潮,便命當朝大臣舉行賀聯評比。

聖旨一下,諸大臣無不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不消半個時辰,紛紛將自己精心撰寫的聯語交了上去。惟獨狀元李紹仿雖早已做完,卻不交出。嘉慶深知李紹仿才學,便問他為何不交?不想李紹仿泰然答道:“我若交卷,則非排居首名不可。”皇帝一看,不禁大悅,果然擢其為第一。原來他寫的聯語是:

順泰康寧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慶萬年。

此聯對仗工整,合律押韻。當然促其獨占鼇頭的不僅於此,它之所以深得嘉慶老兒的青睞,主要的則是此聯不僅把嘉慶本人恭維得渾身舒服,而且諛頌了清代自順治的列朝年號。

鄭板橋自壽作怪聯

鄭板橋60歲生日這天,很多人前來為他祝壽。人們恭賀之聲不絕於耳,吵得這位壽星好不煩惱,他命人取來文房四寶,寫成一副自壽聯,掛在堂中:

常如作客,可問康寧,但使囊有餘錢,甕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頁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隻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全聯104字,“怪”話連篇,奇趣盎然,詩人自畫的“怪”相躍然紙上,使觀者目瞪口呆,忍俊不禁。

劉鳳誥巧寫祝壽聯

清代文學家劉鳳誥,才思敏捷,涉筆成趣。有一次,一個老翁用貴重的紙請他寫副壽聯,他問老翁:“何時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十一日。”他就在老翁送來的紙上寫道:

十一月十一日

老翁看了,暗暗叫苦。

劉風誥又問老翁:“今年多少歲了?”老翁說:“正好八十歲。”他即寫了下聯:

八千春八千秋

老翁頓然大喜,稱謝而去。

翰林因賀聯升遷

明朝嘉靖皇帝,一次在壽筵上出一上聯求對,聯曰:

洛水靈龜獻瑞,天數五,地數五,五五還歸二十五,數數定元始天尊,一誠有感。

眾官思索良久沒人回答。一會,在末席上轉出一個人來,俯伏金階,對道:

岐山彩鳳呈樣,雄聲六,雌聲六,六六總成三十六。聲聲祝嘉靖皇帝,萬壽無疆。

此人是進士出身,當個閑職翰林。嘉靖見他對得好,即賜禦酒三杯,職位恩加一品。

東坡開挽聯風氣

宋朝傑出的大文豪蘇東坡,除酷愛詩、書、畫以外,還善對聯,一生也不知作過多少副妙聯,有“對聯才子”之美稱。

著名才子韓絳才華橫溢,慶曆年間,縣、鄉、殿試皆中前三名,熙寧年間,先後出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和宰相等職,韓絳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深得蘇東坡敬佩。韓絳去世時,蘇東坡悲痛不已,書聯挽之:

三登慶曆三人第;

四入熙寧四輔中。

此聯開挽聯風氣之先。

蘇東坡挽侍女聯

蘇東坡懷才不遇,終生不得權貴賞識,但其兩名侍女卻對他的文章道德、壯誌抱負深為欽佩,使蘇視為知音。這兩名侍女一叫“朝雲”,一叫“暮雨”。朝雲不幸早逝,東坡悲痛之餘,親撰書一挽聯曰: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此聯不僅把兩名侍女的名字巧嵌聯中,增強了真情實感,充分表露了對死者的痛念之情;同時,作者巧妙地運用“朝雲”、“暮雨”二人名字的特點,寓意雙關,借題發揮,感歎“人間少知音”,因不遇明主,以致落得“獨彈古調”、“不合時宜”的處境。此聯妙在“朝雲”、“暮雨”作兩個人名解,則情真意切;而作自然氣象解,則又體現了作者一生少知音,隻有早上的浮雲才“知我”,你死後,每遇黃昏細雨,我更加想念你,這樣一種感慨心情。真是生花之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