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用真誠和平常心麵對一切(5)(2 / 3)

比如,她的下屬總會在某一個繁忙的下午突然收到一張上麵寫著諸如"你辛苦啦"、"你幹得非常出色"之類的小卡片,或一張精致典雅的卡片。而在她丈夫生日的那一天,她總會努力舉辦一個家庭小舞會,而且是一個人事先布置好,就這樣,在繁忙工作的間隙,她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卻給他人送去了一份又一份快樂。

她對這一做法,饒有興趣地解釋說:"大家的節奏都那麼快,大部分人都忘了一些最基本的問候,都認為這些是不足輕重的小細節。其實正是這些細小的方麵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得不那麼緊張,那我就想:為什麼我不能做得更好些呢?"

她又說:"一份小小的問候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真摯和誠意,使他人感到溫暖。人與人之間渴望溝通和交流,而這些細小的方麵是最能體現出你的那一份心意的。這是對我個人形象、風度的一個最佳傳播,當她們看到那張卡片的時候,就一定會想起我,而且在她們心中隱含著對我的那一份謝意,會使她們更認為我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她們總會想到我好的地方,不會注意我的缺陷。"

顯然,奧爾布賴特的這一番言論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人與人的關係不一定非要在大事中才能體現出來,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事之中更能體現你的友善,反映你的"情感智力"。

既懂得工作的重要。也深信生活的樂趣。隨時把心中最真誠的愉悅帶給大家,這正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要訣。

那麼,怎樣去開發自己的"情感智力"(情商)呢?第一個提出"情感智力"的人是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薩洛韋,他認為應包括以下五個內容:

1能充分認識自己的情感,具有理解自我及心理直覺感知的基本能力。

2.自身動機,這是一種使其情感專注的能力。

3控製自己的情感,這是使其感受力適應各種情況的能力。

4情感歸向,或者稱對他人情感的感知,這種對他人的關注導致利他主義。

5掌握好人際關係,具有與他人交往的才能。

人緣就是效益

好人緣是一筆財富,一筆難得的財富。成功需要有好的人緣,沒有好的人緣,做事辦事不順,讓你煩惱;沒有好人緣,你就沒有成功的機會或是你的成功太渺茫,成功的機會很少;沒有好的人緣,你處理事情很難。有了好人緣,一切都好辦,沒有做不好做不成的事情。事在人為,成事靠人緣!那麼怎樣才能有好的人緣,讓你成功的機會更大,少走些彎路,盡快走向成功呢?

密切合作

好人緣的得來不是靠陽奉陰違的周旋,要靠與人相處的真心相待。信任與合作,是建立好人緣的關鍵。

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堪稱與人合作的典範,他重要的成果楊一密耳斯的規範場理論是他與密耳斯密切合作的結果。1942年,楊振寧在西南聯大讀研究生時,就對電荷守恒與規範不變性之間的關係,特別是電磁本身的結構可由規範不變性這單一的要求所惟一地確定這事實有了深刻的印象,後來楊振寧在芝加哥大學做博士研究生期間,接觸到一些新的理論與實驗之後,他又試圖發展他的想法:把規範不變性推廣到其它守恒上去。

為了楊一密耳斯的規範場理論,楊振寧傾注了12年心血。可後來,當他碰到密耳斯之後,他卻無私地把自己的思想告訴這位素昧平生的同行,當時的密耳斯隻是一名研究生,隻因二人興趣相同,便一同投入到楊一密耳斯的規範場理論的研究中去,密耳斯也為楊振寧的真誠與慷慨所感動,他們密切合作,各取所長,很快在關鍵問題上獲得了突破,於是楊一密耳斯的規範場理論誕生了,楊振寧在科學界又多了一個真心相助的朋友。

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係與交往更加密切,需解決的問題越來越複雜,隻憑個人的能力是辦不了大事的,這就要求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而這種合作的強弱往往又決定了你能辦成多大事,能成就多大的事業,所以說,好人緣,是合作辦事的基礎,是事業成功的階梯。

樂於助人

樂於助人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你樂於助人嗎?如果你樂於助人,你會有很好的收獲的。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的時候,你需要幫助別人;有的時候,你需要別人的幫助。人生無常,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平時樂於助人,你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大家都知道,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嚐君,有一次,他叫他的食客去收租,可是,這位食客不但沒有收回租,反而把他的租票給燒了,給孟嚐君買回了"義"。後來孟嚐君被罷官回家,很多老百姓來迎接他。他流淚地對他的食客說:你為我買來了買不到的東西。

懂得感激

感激之情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情感,你會感激別人嗎?一個人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你不可能不感激別人。有個故事:一個學生,在沒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伸手幫助有難處的同學,被幫助的人,很感激他。後來,他們畢業後,都有了工作,可是有個人,就是幫助別人的人遇到了困難,而這時,那位被幫助的人,在他最需要時候,出現在了他的眼前,幫他度過了難關。因為當初得到幫助時,他感激不已,一心懷回報的念頭。這叫人際關係的"同頻共振"現象。不要不理睬幫助你的人,不要遺忘別人對你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