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恰到好處展示你的能力(3)(3 / 3)

不僅僅對朋友,對誰拖延都是一個不好的處世態度。凡事愛拖延,是一種惡習。拖延的惡習,往往讓人失去生命中所追求的有價值的東西,使人的時間、精力和情感在無謂的浪費中貶值。

不以"太忙"為借口

現在生活節奏加快,大部分人都是從早忙到晚,忙工作,忙吃飯,忙學習,忙愛情,忙玩,卻不知所為為何,忙來忙去忙死了,卻沒有休閑的片刻工夫。忙則罷,而以忙為借口,把別人交待的事不辦,把朋友的話丟到九霄雲外,就會讓人感到寒心了。

朋友打電話來有事找你,你不在,同事轉告給你,叫你有空給朋友回電話,但你沒有立即回電話,而是一天一天地向後拖延,直到有一天記起來,才打電話給朋友。朋友在電話裏說,前幾天正好有一筆生意介紹給你,一直等不到你,隻好告吹了。你聽後,一定追悔莫及。在拖延中,使你錯過了一次致富的機會。又有不少人寫信給你,其中有一些必須立刻回答,但每次你都會自個兒想:"等一下吧,不急。"直等到信都找不到了,才開始懊悔。

此外,也有不少人請你設計一個策劃方案,可是桌上盡管擺好了紙筆,麵對電腦,卻提不起勁來,而做起網上遊戲卻一頭紮進去就出不來了,等到對方催促時,才開始胡亂地設計一份交差,這樣的策劃質量會讓人滿意嗎?

把事情理出個輕重緩急來

想改變拖延習慣,你應該把事情理出一個輕重緩急來。昨天的事是昨天的事,今天的事不拖到明天。放著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後去做,其實在這個拖延中所耗去的時間和精力,就足以把今天的工作做好。更重的是,你的拖延會使人對你失去信任,說不定幾次一拖,你就沒有合作夥伴了,就沒有願意辦事的朋友了,而到了你找別人辦事時也就難了。所以拖延,實際上是很劃不來的,但如果如寫信一例,一收到來信就回複,或者發電子郵件,是很容易的事,而一再拖延,那些信就不容易回複了,即使回複了,可能也失去了作用。因此,許多大公司都規定,一切商業信函必須於當天回複,不能讓這些信函拖到第二天,拖掉了公司的信譽。

已決定下的事立即去做

人生在世,好機會往往稍縱即逝,有如曇花一現。如果當時不善加利用,錯過之後就後悔莫及。如果決定好了的事情拖延著不去做,往往會對自己的品格產生不良的影響。人人都能下決心做大事,但隻有少數人能夠一以貫之地去執行他的決心,而也隻有這少數人是最後的成功者。

拖延這種壞習慣會使人懈怠、減弱人做事的能力。如果拖延的習慣不改掉,則一失事業發展的機會,二失美好的人緣,三失朋友情誼。想一想,還是不要拖延為好。

成為一個有時間觀的人

處世成功者都有守時的習慣,一個約會常常遲到、付款常常延期的人,其信用度必定小得可憐。這樣的人即使是一個誠實的人,遲到和延期每每是出於其他的原因,但無論怎樣的原因都不能成為理由,都無法彌補不準時給他帶來的負麵影響。

要考慮到不守時的危害性

每次約會都準時的人,無形中也會增加自己的時間。拿破侖曾經說過,他之所以能戰勝奧地利人,是由於奧地利人不知道5分鍾的價值。而實際上,即使1分鍾的不準時也會讓自己遭遇一場不幸。兵貴神速,拖拖拉拉的軍隊必敗無疑。漢朝張良授兵書的故事就喻示著"誰占有時間。誰就是勝者"的哲理。神秘老者約張良於某日淩晨於某座橋上相見,張良接連幾次趕到那個地點的時候,老者已先於他待在那裏,老者讓張良回去,另約時間,直到張良在橋上等待老者的那一次,老者才把兵書授給了他。

機會不會等待遲到的人

在處世交友中,你守時,也是守信。有一次,拿破侖邀請他屬下的一些將士來吃飯,到了時間也不見他們的身影,拿破侖就獨自吃起來。在他吃完的時候,將士們來了,拿破侖攤了攤手,說:"很遺憾,中飯時間已過,我們立即辦事。"

很多人因為辦事不守時,而失去擁有高等職位的機會。

範德·比爾特一貫非常守時。在他看來,不準時就是一種難以容忍的罪惡。有一次,範德·比爾特與一個請求他幫忙的青年約好,某天上午的10點鍾在自己的辦公室裏見那位青年,然後陪那位青年去會見火車站站長,應聘鐵路上的一個職位。到了這一天,那個青年比約定時間竟遲到了20分鍾。所以,當那位青年到範德·比爾特的辦公室時,範德·比爾特先生已經離開辦公室,開會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青年再去求見範德·比爾特。範德·比爾特問他那天為什麼失約,誰知那個青年人回答道:"呀,範德·比爾特先生,那天我是在10點20分鍾來的!"

"但是,我們約定的時間是10點鍾啊!"範德·比爾特提醒他。

那個青年支支吾吾:"遲到一二十分鍾,應該沒有太大的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