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讓行為走樣
有時許諾的事,是可以做到的,可由於在實踐中,自己的行為軌跡背離了最初的設計,而達不到預定的目標。有個人在招標競選公司經理的演說中,許下一條諾言:保證在他任公司經理期內,全公司員工的福利、工資待遇等方麵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此人上任後,權力欲膨脹,不用心工作,沉迷於拉關係走後門,企圖以此來為自己的"前程"做準備,結果年終時員工的福利待遇未見改善,差點連員工的工資也發不出來。因此,員工們再也不信任他,將他趕下了台。
輕諾不僅會失信於人,而且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三國演義》上有這麼一則故事:赤壁之戰後,東吳大臣魯肅許諾做保,將荊州借給了劉備,誰知這一許諾,使東吳傷透了腦筋。圍繞荊州,吳蜀雙方你爭我奪,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氣死了周瑜,難壞了魯肅。所以說,失信於人,是交友處世中最忌諱的事。
沒有信譽的人每走一步都難
以前賭館牌桌上一句行話:"賭奸賭詐不賭賴。"它的意思是,你可以運用你能運用的任何手段去擊敗對手,隻要你做得高明巧妙不被人發現,即使機巧奸詐也都可以被允許,但必須願賭、服輸,所下的任何賭注都必須兌現,不得反悔。
歧視他人會攆走自己的信譽
來看一則故事,一個財主在劃船過河途中不幸掉入水中,財主高呼:"有誰救我,賞金一百!"一位打魚回家的漁夫正好路過,見此便下河將財主救了起來。誰知那財主見是一位順路回家的漁夫救了自己,便不願兌現一百金的承諾,他隻給了漁夫十金。漁夫說:"你不是高喊賞一百金的嗎?"財主十分生氣,說道:"你一個小小的漁夫,一年才賺幾金,給你十金就相當不錯了。"漁夫快快而歸。後來又有一次,這位財主過河途中又翻了船,他照樣高呼:"有誰救我,賞金一百!"此地本無多少人路過,大多是一些漁夫,碰巧上次救他的那位漁夫又從此地經過,他對其他的漁夫說:"不能去救這個人,他不講信譽。"於是,漁夫們都不相信財主說的話,而聽信漁夫的話,沒有去救他,財主就這樣被淹死了。
在處世交友中不講信譽,往往就是把自己推到絕路上去。
看得長遠的人視信譽為命根
失信於人,既顯示了一個人的人格卑賤,品行不端,也是一種隻顧眼前不顧將來,隻顧現在而不顧長遠的愚蠢行為。處世交友恰到好處,就得講信譽。沒有信譽就沒有你活動的空間。一部《沒有信譽就沒有一切》的書中有這段話:"一個成熟的社會,一個有力量的社會,不但要考慮每一個人,而且還要為他們建立必要的檔案,這個必要的檔案並不是黑檔案,而是能夠向有關方麵證實你的可信度。這樣,銀行才可以借錢給你,商人才敢與你做生意,別人才能與你合作,公司才好聘用你,當然他也可以分期付款購房購物……隻要有證據表明你是一個信譽良好的人,信譽就是你的通行證,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於這個文明社會。如果你不講信譽呢?隻要你敢欠錢不還,或者你敢乘車逃票、撕毀合同、偷稅漏稅、化公為私、說謊欺騙人,總之,隻要你敢有一次不講信譽,你就會上了沒有信譽者的黑名單,你就會失去許多許多的機會,銀行當然不會借錢給你,再也沒有人願意跟你合作,鄰居都要躲著你,哪家公司都不願雇傭你,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你在這個文明社會就難以立足。"
檢驗與關注自己的信用程度
失信於人,是你處世極不正確的選擇,智者不為。獲得眾人的信任,提高自己的信用度,無論你采用何種方式,但篤誠、守信及勤勞是最根本的處世原則。那麼怎樣來檢查自己的信用度呢?這裏提供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你向認識的親友每人借1000元錢,同意借給你1000元的人數的多少,就可以估測出你的信用度。如果你以這種方式可以借到2萬元,那麼就證明你已有20人的信用,如果你可以借到5萬元,大概你就有50人的信用了。而對於你來說,償還能力越佳,支持你的親友就越多。當然,所謂的信用也不完全建立在還債能力方麵。例如有些親友願意借錢給你,也許是對你的能力有信心,所以在事先想到這筆錢可能會泡湯,但還是將錢借給你。有幸如此的話,你還擔心有什麼樣事不能辦成呢?
拖延會把朋友拖得心寒
對朋友交待的事要及時辦,不要以為是朋友,他的事就無所謂,可以拖一拖,這會讓朋友失望的。什麼是朋友?就是你最先為他考慮的人,你拖延朋友,就是與這種精神相違背,就談不上是真正的朋友。除非朋友對你說:"你可以先做別人的事,把我的事往後挪。"但即使這樣,你還得不時地問一問朋友:"你的事該做吧?"並希望朋友給一個最後期限,這樣才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