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寧波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智庫
作者:方丹丹
自2002年起,寧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設“信用寧波”的戰略決策,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34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信用寧波”建設領導小組。寧波市工商局為牽頭單位,並成立了寧波市企業信用信息中心,啟動企業信用係統建設,開通了信用寧波網。“信用寧波”建設經過十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但同時,對於進一步的發展,也麵臨諸多困難與挑戰。如何找到破解難題的對策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信用寧波建設現狀
按照寧波市政府確定的“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先易後難、逐步完善”的原則,目前企業信用係統已完成了三期建設,總投資一千三百七十萬,主要成果包括以下二個方麵:
1.建成企業信用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目前企業信用係統已征集了32個部門和單位的信息,其中包括11個縣(市)區,形成了包含企業、個體工商戶、中介機構、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重點人群等六大類主體的信用數據庫。到2012年底,係統的信用信息涵蓋寧波全市120萬家經濟主體、40萬重點人群,信息數量達到4200萬條。
係統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信息共享機製和共享技術體係,實現了各政府部門之間信息的順暢共享,22個市級部門和單位的信息實現自動實時共享,並且與黑龍江、成都等地建立信息共享合作機製,實現了信息互查。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和聯合監管取得較大成效,如稅務登記效率和法院的“老賴”執行率均大幅提高。在數據整合的基礎上,開發了智能分析係統,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該係統的應用已延伸到200多個政府部門和鄉鎮街道,應用效果受到高度肯定,2012年係統獲全國電子政務創新應用獎。
2.建成“信用寧波”網,提供分級查詢服務
為了進一步提升數據的利用價值,信用係統以“信用寧波”網為載體,搭建起向社會提供企業信用信息的服務平台。“信用寧波”網能夠針對社會公眾、企業和政府部門的不同需求,提供免費個性化信用信息查詢服務。一是服務社會公眾,通過網站可以查詢企業和重點人群的基本信息、年檢情況和企業獲得的榮譽,以方便了解企業的基本信息,初步驗證企業的真實性和經濟實力。二是服務登記地在寧波的企業,可以通過數字證書登錄網站查詢本企業的所有信用信息,以便及時了解自己在政府部門中的信用狀況,同時可產生一個隨機號,授權他人利用該隨機號登錄網站查看自己的信息。這樣既有得於企業及時了解自身的信用記錄,又方便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展示自己的信用狀況。三是服務政府部門,通過係統的內部網站,不但可查詢,而且可以下載所有入庫的企業信息,便於各政府部門開展監管工作。
信用寧波網還及時向社會公布企業守信公示、失信公示及信用預警公示。通過企業信用信息的披露,既能鼓勵重信用守合同的企業,又能警戒失信企業,進一步加強企業誠信監管,促進企業信用建設。
目前查詢信用寧波網已成為核實企業信用信息狀況的一種有效途徑,在各類經濟交往事務中廣泛發揮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截至目前,“信用寧波網”的信息查詢總量達1720萬次。
二、信用寧波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提出建設“信用寧波”以來,寧波市企業信用建設有了明顯的進展與成效,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領導組織關係不順
“信用寧波”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政府辦公廳,企業信息中心設在市工商局,從兩者的工作職能來看,決定了它們很難有效履行自身的職責。雖然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但是其作用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數據庫信息資源不足
由於沒有依據,在征集企業信用信息時,有些部門或是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或是出於商業秘密的考慮,或是出於部門利益的考慮並以前兩者為借口拒絕對外提供共享信息,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足,導致數據庫信息資源總量不足。據統計,全寧波市加入企業信用信息共享的部門數量僅僅隻達到一半,而且數據庫裏麵80%左右的基礎信息是由工商部門提供的,其它單位提供的信息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