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巨頭杜邦(1 / 3)

軍火巨頭杜邦

1800年元旦這天早晨,一個名叫皮埃爾·杜邦的法國人,帶領全家13口人,搭乘帆船"美國鷹號",橫渡大西洋前往美國。杜邦家鄉在巴黎南方60公裏處。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革命群眾攻占巴士底獄,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杜邦曾經是個外交官,因協調法國和美國的關係有功,被封為貴族,加官晉爵。路易十六被處死.杜邦也被株連下獄。杜邦後來越獄逃跑。拿破侖上台後,杜邦因為是"舊王黨分子",被放逐到美國去。杜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帶領家人倉皇上船的。

"美國鷹號"由於船長兩次弄錯了航向,行程異常漫長。在狹小的船艙中,旅客擠得滿滿的,而且缺少糧食;他們隻得捕魚這老鼠以免挨餓。途中他們兩次遇到英國船隻,得到過救助補給。

船員中的無賴之徒趁機打劫。杜邦一家臨行前,賣掉了祖宅,隻帶了有價值的古董、銀餐具和裝飾品上船。成人男女都身帶佩劍,輪流看守。作為一家之主的杜邦,則將24萬法郎的金幣藏在懷中。

杜邦一家的目的地是紐約。誤航的"美國鷹號"抵達羅德艾蘭州海邊時,重重的濃霧籠罩著海岸。這是一個天寒地凍的早晨,全船的旅客像餓急了的野獸,等不及帆船下錨,便紛紛跳下船,爭先恐後泅水上岸。

岸邊有座房屋,他們敲門求救,但沒有反應,原來屋裏沒有人。從窗戶裏看去,隻見爐火燒得通紅,餐桌上擺滿了食品。依常情,這家人準是到附近教堂裏做禮拜去了。杜邦家人和其他旅客一道敲碎玻璃窗,衝進屋裏。他們風卷殘雲般吃光了餐桌上擺著的迎接新年的美酒佳肴,而後杜邦掏出一枚金幣放在桌上,悄然離去。

皮埃爾·杜邦,這個後米成為杜邦財閥始祖的人,就是這麼來到美國的。

杜邦一家來到美國,受到歡迎。費城各大報紙都報道了杜邦一家抵美的消息。退職後一直隱居的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也發表談話說:“皮埃爾·杜邦先生,他一直站在美國一方,在對英戰爭的巴黎條約上,有功於美國。"副總統傑佛遜稱杜邦先生是"法國最有才能的人"。由於以上原因,杜邦一家人不是難民待遇,全家13口人備好了馬車,帶著行李南下去紐約。

從那以後,杜邦家族在美國紮下了根。

杜邦家族幾代人靠開設火藥工廠和化學工廠,靠動蕩不安的世界局勢和美國國內局勢,大發戰爭財。1870年,第五代的皮埃爾·杜邦誕生了。他和帶領全家13口人乘帆船來美國的先祖同名同姓。他的父親拉蒙·杜邦,娶了個猶太姑娘,結婚一年後生下了他。他是父親的長子。

第五代杜邦自幼聰明好學,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9年間,他一直致力於化學研究,獲得了兩項無煙火藥專利。這時候,杜邦家族企業的總裁,是杜邦的堂叔猶仁。由於家族式的"夥伴"製度和財產公有,已不適合競爭,杜邦家族開會決定分家。盡管猶仁還是杜邦父親拉蒙一手帶大的,但猶仁卻連一股也沒分給杜邦。杜邦對公司貢獻巨大,卻受到這樣不公平的待遇!他除了薪水和專利權金以外,一無所獲,一氣之下,他脫離了堂叔猶仁的公司。

杜邦去了肯塔基州,幫堂兄科裏經營鋼鐵工廠。後來他們把鋼廠轉手賣給聯合鋼鐵公司,用得來的資金加上自己的2.5萬美元,開發市內的電車,生意十分興隆。

杜邦32歲那年,堂叔猶仁總裁死於肺炎。猶仁死後,杜邦家族在旅館舉行秘密會議,有人以為,猶仁一死,公司就要亂了!由於猶仁死得突然,沒留下遺囑,家族亂成了一鍋粥。大家在家族會議上吵得很凶,談不出什麼結果。最後,董事會決定賣掉公司。

僅限於杜邦家族的幹部會議,到了最後表決的時刻,主持人亨利上校建議說.全部家當如果賣掉的話,值1200萬美元。各人拿分得的錢去存銀行,利息低得可憐。不如把它按2000萬美元抵押給家族的某個人,這個人按銀行的利息付給各位股東。這當然是劃算的,大家紛紛同意。可是,誰願意做這個冤大頭呢?亨利上校胸有成竹地說,有人願意這麼做。於是,杜邦當上了新的總裁。

這一年12月,杜邦總公司移人威明頓,落腳在一座8層樓大廈中。接著,7月的美國獨立紀念日中,杜邦公司舉辦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慶祝會,會場高朋滿座,家族親友連同900名公司員工,共計有3000多人,在夜晚的特拉華河畔歡聚,人們飲著香檳酒,翩翩起舞,還放了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