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又傳來如雷般的回答:“當然是我們的錯!”
“我很高興,你們能坦率承認你們的錯誤。”查姆斯繼續說,“我現在要告訴你們,你們的錯誤在於,你們聽到了有關本公司財務發生困難的謠言,這影響了你們的工作熱忱,因此,你們就不像以前那般努力了。隻要你們回到自己的銷售地區,並保證在以後30天內,每人賣出5台收銀機,那麼,本公司就不會發生什麼財務危機了。你們願意這樣做嗎?”
大家都說願意。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什麼商業不景氣,獎金缺乏等,種種借口均消失殆盡。所有人的心目中隻有一個盡力擦皮鞋的黑人小男孩的身影,這個身影不斷激勵著他們,每當遇到困難,他們就會先檢查自己的行動,看看自己是否已經全力以赴,結果,每個員工似乎都成為商場上的一名強兵,工作成績都出人意料的好。
難怪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全力以赴乃是逆境的克星,因為它讓你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無論被擊倒多少次,它總能支持你再爬起來。所以,隻要你的工作目標已經確立,你就必須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可以讓你把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全力以赴可以調動你全部的智力,幫你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全力以赴可以為你抓住機遇,擴大你發揮才能的空間,以滿足心中高效執行的願望。
米開朗基羅30歲的時候,當時的教皇米利安二世要求他在梵蒂岡一座沒人注意的小教堂的頂棚上,畫一幅耶穌十二門徒的畫像。這是一項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對於熱衷於雕刻、久不再執筆的米開朗基羅來說更是如此。他很明白這是一些藝術界勁敵故意把他推到教皇麵前做這件費力不討好的差事。若推辭,教皇以後可能就再也不會用他;若接受,他可能因交不出像樣的成果而名譽掃地。
但令他的藝術勁敵們萬萬沒想到的是,米開朗基羅迫於這樣的形勢,再加上教皇的再三敦促,他決定接受這個挑戰。後來發生的一切都出乎那些狡猾的藝術勁敵們所料。藝術在米開朗基羅眼中是一項比生命還重要的事,他從不允許自己有哪怕一絲敷衍應付的想法出現。在“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全力以赴”的做事原則的支持下,他在高架平台上整整畫了4年,他沒有簡單地把耶穌十二門徒的畫像畫在頂棚上,而是做了一幅包含描述上帝創造世界的九大景象和包括400多位人物的曠世名作。
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是米開朗基羅取得卓越藝術成就的根基。他的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不僅讓教皇深受感動,也震撼了整個藝術界。
一項任務能否有效執行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全力以赴地去做了。很多看似不可戰勝的困難,不可穿越的障礙,在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麵前都會顯得軟弱不堪。所以,提高執行力的關鍵在於把握執行的核心,而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正是突破這一核心的關鍵點。
7.立即行動,親自行動
作為一名員工,必須牢牢把握的是:立即去執行你應該執行的事,不要讓拖遝、遲延成為職業生涯中的攔路虎。
很多員工在處理問題時,第一反應是遲疑和猶豫,結果往往錯過了妥善解決問題的最好時機。由此產生的拖遝是一種惡習,相對於其他不良的工作習慣,它更能損壞和降低一個人的辦事能力。所以,在工作中,每個員工都應該極力避免拖遝的習慣。
“拖遝”是前進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它會毫不留情地竊取你的時間、機會、品質、能力和自由。所以,在做任何一件工作時,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拖遝的傾向,那麼,無論事情如何難辦,你都應該立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立即動手去做。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拖遝。
“立刻去做!”是優秀員工的座右銘。在職場上,有拖遝惡習的人,往往都是弱者,往往不能有所作為,更別提出人頭地了。把手頭上的事情擱置不顧,留待日後解決,不僅白白耗費了時間和精力,還會牽連到以後的工作,這樣一來,你的工作結果往往不盡人意。你也會因此陷入一個不能自拔的泥潭。
威廉·詹姆斯說:“靈感囑托每一次閃爍和啟示,都讓它們像氣體一樣溜掉而毫無蹤跡,這比喪失機遇還要糟糕,因為它在無形中阻斷了激情噴發的正常渠道。如此一來,人類將無法聚起一股堅定而快速應變的力量以對付生活的突變。”
要想養成立即行動的習慣就必須改變拖遝的惡習,下麵給大家介紹幾種具體實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