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中發現品質生活創業路
2001年,出生湖南的劉君從清華大學校園畢業,契合大學初定的職業目標,他選擇了一個與自己所學金融專業相符的證券公司工作,在證券公司做營銷管理,同時也做投行項目。
在證券公司積累工作經驗後,他如願去了花旗集團。由於機緣巧合,轉投一家初創的風險投資機構。期間,這隻年輕的基金投資了一家數據庫營銷企業,之後劉君也全職加入這家數據庫營銷公司擔任其CFO。此後,劉君為該公司成功完成3輪融資,業績從年營業額800萬做到8000萬。
不久,這家數據庫營銷公司成立了互動直銷事業部,也就是現在也買酒的前身。談及為何會從數據庫營銷中找到酒的想法時,劉君表示:“當時希望可以用營銷的方法銷售一些品質生活主題的東西,曾經想過選擇旅遊、體育、有機食品等符合品質生活概念行業,但最後誤打誤撞選擇了酒,因為酒相對旅遊等其他品質生活主題最容易找到供應商。”
基於多年數據庫精準分析,劉君發現可以從數據分析中盡快找到適合產品的目標群體。加上當年國內葡萄酒市場進口商繁多,但苦於找不到特別有效的銷售渠道,於是也買酒平台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葡萄酒行業在中國現階段還處於早期,真正懂酒或者常規性買酒的人並不多,考慮到線下酒類實體店生存是比較艱難,而且用戶會優先選擇線上進行酒的評價、品質以及價格進行查詢,同時葡萄酒進口商非常需要一個酒類平台來為他們的產品做銷售,所以搭建一個網上酒類商城是很有必要的。”劉君說。
團隊建設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過程
電商價格戰成業內永恒的話題,因為價格戰導致很多電商企業嵌入惡性循環局麵。而此時的劉君顯得淡定從容,雖然在團隊建設之初也會麵臨找不到人才的困難局麵,但不斷摸索嚐試讓劉君走得相對順利。
“團隊建設頭3年,在沒找到合適的人才之前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我們不斷地麵試找到符合自己團隊需要的人才。而公司的建設和文化氛圍有極大相關,我們技術人員占了30%,網站運營占30%,真正涉足酒就一部分采購員。”劉君說。為了讓自己的團隊盡快融入公司文化氛圍,也買酒定期會給員工培訓,同事之間也會交流酒的文化。劉君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過程,公司現在有英國權威培訓機構WSET的授權葡萄酒培訓資質,員工可以很容易申請到這樣的機會,喜歡葡萄酒的員工很容易上手,而那些沒有申請葡萄酒培訓的員工,也會在周末在同事的熏陶下懂酒。”
此外,在酒類電商裏,很多人認為懂酒的看不起電子商務,懂電子商務的又麵臨不懂酒的尷尬局麵。而劉君並不以為然,他表示:“也買酒不是特別強調我們是不是電子商務公司,還是互聯網企業,我們更強調的事我們是一家酒的企業。更注重產品本身與產品線,讓這些比別人有更強的競爭力。”
麵對頻繁的電商價格戰,也買酒作了精心的準備,利用排他性的獨家代理產品線,避開同質化的競爭,也避免了酒類電商價格戰的發生。“現在有很多國外葡萄酒都是我們獨家代理,雖然目前國內也有少數紅酒品牌,但是競爭力相對弱,所以也買酒現在主要代理的都是海外原產地灌裝葡萄酒。”劉君說。
隨著平台不斷做大,也買酒也逐漸也引進了白酒、啤酒品類產品。但劉君並不認為也買酒什麼都可以做,海外葡萄酒采購才是也買酒最擅長的領域,目前白酒和啤酒采用商城的形式,與其他品牌共享網購流量,當白酒、啤酒具有競爭力的品質和價格,通過也買酒平台客戶可以達成銷售,從中雙方都可獲利。
“善意的假設”做好體驗留住用戶
2010年,被稱為酒類電子商務的“發展元年”,酒類電子商務也從當年開始起步。而3年之後的2013年,酒類電商不斷發酵迎來了劇烈的競爭。酒仙網成功完成C輪融資,引入資金總額達2億美元。此前,紅酒領域的品尚紅酒、酒美網、購酒網等電商企業也分別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談及在酒類電商不斷湧現,對也買酒來說是否麵臨巨大挑戰時,劉君稱“目前酒類電商很多,但大家都集中在低價酒,而真正對酒的品質有高追求的用戶,這些都是也買酒的忠實用戶。相對其他酒類電商,也買酒的用戶群體大都年齡比較大,有一定的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