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專注專精,追逐正能量(3)(3 / 3)

如果說打車小秘的基礎是來源於前期的精心籌謀,那麼楊芸的在組建打車小秘團隊時的底氣則是建立在多年的一線經驗之上。現在的我們很難想象那時的楊芸是怎樣開著車行駛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司機們談天說地,從他們口中了解易到用車的產品能否滿足他們的需求。

“那時候天天和司機打交道,我就是司機,隻有這樣我的需求才是他們的需求。”楊芸笑著說。

正是由於這些深入一線的寶貴經驗,使得楊芸順理成章地成為打車小秘的負責人。正如她所說,她是司機,所以她的需求代表司機。同時,也正是因為了解,所以在麵對這個激烈競爭的市場,楊芸才能顯得既輕鬆又決絕。輕鬆的是她不要求員工上班時間,也不介意員工用何種方式達成目標;決絕在於如果想盡辦法也做不到就要有推薦別人來做到的勇氣。“我是一個不喜歡給自己留後路的人,因為隻有不留後路才能在刺刀見紅的市場拚出一條血路來”,這是楊芸自己的說法。

打車小秘的節奏

在與楊芸的交談中很容易感受到打車小秘對於用戶體驗的重視,不僅是乘客端的使用效果,司機們的使用體驗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減少對司機駕駛產生的幹擾,打車小秘的訂單全部轉化為語音播報;同時,打車小秘派發給司機的訂單都確保在3公裏之內。

不僅如此,為了讓司機們能夠享有更舒適的社交空間,打車小秘建立了司機社區。除了這些新穎的功能之外,打車小秘還嚐試改善司機對外界信息的接受模式,APP當中增設手台功能幫助司機輻射周邊的出租車。目前在眾多打車軟件當中,人性化的設計成為打車小秘避免同質化的關鍵。

同時,楊芸還是一個“吝嗇”的人。相比同行們的一擲千金,楊芸和她的團隊精打細算。“我們一定不做燒錢的事情,打車小秘目前對APP的推廣隻為CPA付費,即下載多少付費多少。無線端團隊有時抱怨,流量都被CPC推廣搶了。我認為沒關係。”楊芸如是說。

楊芸坦言,目前打車行業確實處在花錢階段,但她也明確的給筆者算了一筆賬:獲取一個出租車的成本大概是50塊錢,北京6萬出租車,拿下4萬,可能隻需要花費200萬元;至於用戶方麵微信端注冊用戶成本是兩塊多,也算不得昂貴。但勤儉可不等於吝嗇,在采訪中楊芸也表現出豪爽的一麵,她認為,如果有需要,打車小秘會實施單獨融資計劃。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見得會一帆風順,打車小秘也不例外,偶爾也會存在一些同行們的惡意競爭和司機們的誤解。對此,楊芸卻表現得格外坦然,她說“給我們一些時間磨合,用戶會知道我們究竟在做什麼。我們不介意外界的環境如何,隻要跟隨自己的腳步就可以了。”

打車小秘的野心

對於未來,打車小秘的規劃很明確。“未來一年打車小秘將覆蓋出租車保有量在1萬輛以上的18個城市。”楊芸相信,隻要未來出租車市場數量管控依舊存在,隨著消費趨勢的升級,打車在其他城市而言都將是剛性需求。

“這之後,出租車業務會盡快地在城市布局上追趕易到,那時,打車小秘將會把持流量入口,與易到用車的平台打通,共同嵌入到OTA市場。”楊芸告訴速途網,易到用車的最終設想是通過雲端大數據挖掘,實現用戶在不同用車需求之間的平滑切換。總而言之,打車小秘意不在出租,而在整個中國出行用車市場。雖然打車軟件市場仍在燒錢階段,談盈利為時尚早,但是對於打車小秘的未來,楊芸早已經有了一些想法,“贏家通吃,作為平台可以適當收取服務費;如果政府默許了市場價格調節供需,那麼商戶通過平台獲得的額外收入可以分成;平台可以提供增值服務,將資源向付費用戶傾斜;廣告也不是不可以,基於大數據挖掘的精準營銷是可以推行的,但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彈出廣告,沒有必要。”對楊芸來說,事業從來不會隻停留在當下。

雖然在楊芸放眼未來,在心中早已經為打車小秘的未來描繪出一張廣闊的藍圖。但這絕不代表楊芸好高騖遠,因為楊芸是一個經曆過磨難的人,當談及對於打車小秘在前路上的種種坎坷時,楊芸總結出3個字“挺難的”。

“出租車是非常本地化的東西,有很強的區域性。正是因為這種本地化,所以需要大量的線下運營的投入。看著很好的市場,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和足夠的運營經驗,做起來真的挺難的。”楊芸對筆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