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專注專精,追逐正能量(1)(3 / 3)

2009年,這家公司以7400萬元價格被收購。不過,直到現在羅鑰對於這次收購還很不舍。在他看來,他更希望去做一個影響和改變世界的產品和公司,並非賺錢。當初的決定,更多是迫於當時CP/SP麵臨的政策風險以及大環境所作出的無奈選擇。

羅鑰狠心將自己的公司賣掉之後,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做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方案設計。羅鑰表示,第二次創業是第一次創業很自然的過度,2007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做手機遊戲線下渠道的擴展,另外2009年的時候手遊市場也非常亂,所以很自然的轉向了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方案設計。後來覺得無趣,便加入國際風投。2012年6月份,他從亞洲搭檔離職,帶著之前創業和投資的經驗再次創業,創立蘇河彙。

不同的人同樣的創業精神通過時間的脈搏在蘇河交彙

移動互聯網創業潮如今又催生了另外一個大潮,那就是創業孵化器的不斷湧現。2012年6月,羅鑰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創業,多年在行業裏的摸爬滾打,讓他嚐盡了創業的酸甜苦辣。蘇河彙是他的第三次創業,也是他最後一次創業,這將會是他的畢生事業。他的夢想是以畢生的時間盡可能多地發掘並打造出一批真正的創業者。

羅鑰說:“創業沒什麼難的,有什麼想法就要去做,不要有太多的負擔,人還在怕什麼,在你有一個想法的同時,世界上已經有一百個人有了同樣的想法,這一百個人裏麵,有十個人已經開始做了,說不定已經有兩三個人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所以有了想法就要付諸行動。越年輕越早去創業最好。”

羅鑰對蘇河彙的定義是:感染蘇河彙文化,傳承創業者精神,編製心靈的花園,一起去戰勝孤單,創業承擔著太多太多的風險,創業者脫掉光鮮的外衣,裏麵早已千瘡百孔,在蘇河彙裏,我們都是同樣的人,一起去戰勝孤單,創業是一場非常漫長的旅途,在這漫長的旅途中,希望蘇河彙能作為一盞明燈,讓創業者找到方向,得以停靠。

羅鑰坦陳,創業也是一種精神寄托,更是一種人生信仰,在缺乏信仰的這個社會,創業者永不放棄的精神,就像一枚永無停息的心髒起搏器一樣,需要迫切地傳遞給每一位在創業路上的年輕人,幫助他們,戰勝孤單,生生不息,一代接著一代永遠地傳承和發揚下去。正因為此,創業者更需要給自己一些壓力,學會不給自己退路,需要給自己一些責任,這樣才能在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沒辦法輕易地放棄。

多年的互聯網創業投資經驗,讓羅鑰深刻了解創業的艱辛:創業初期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而控製成本的快速驗證非常重要,因為方向的不確定性,試錯的次數越多,試對的幾率也就越高。精益創業,是要求創業者在快速、低成本和反複驗證的前提下,完成前期的測試,快速找到團隊和事業的核心價值,並創造出價值和財富,度過創業初期。

解讀蘇河彙目前最大的困難是執行

蘇河彙是一家天使投資機構,專注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TMT領域的早期投資。位於“秋風一起,叢葦蕭疏,日落時洪瀾回紫”的上海蘇州河河畔,走進蘇河彙的工作室,最多體驗到的是一種幽靜,在一個幾百平米的大場間裏,一層屏風隔斷了上海這座魔都的喧鬧與噪雜。一群年輕的創業者坐在裏麵忙碌著,有些甚至是90後,他們體驗著和大部分同齡人不一樣的生活。窗外蘇州河的河水隨著時間潺潺的流過去,隨著這一群群年輕的團隊成長,壯大。

羅鑰表示,關於蘇河彙,項目孵化一年兩次,每次10~20家創業團隊入駐到蘇河彙免費提供的場地進行為期4個月的集中開發。每個團隊蘇河彙都會提供20萬的啟動資金(換取8%股份),在4個月內,完成產品迭代和種子用戶的積累。4個月後,會對其中最好的5~10家進行80~300萬的追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