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梁震卿探索出適合本公司的小組式管理,同時要保證創業團隊的高效,把戰略思想延伸出去,“公司規模上百後可聘請中層管理者,創始人團隊保持獨立思考戰略決策等,由中層管理者進行執行。”
在梁震卿的心中,燒錢不可怕,燒青春卻是非常可怕,創業的機會成本遠遠大過資金成本。在當下的創業環境中,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成了草根創業者最好的機會,但他也建議學生能在在校期間嚐試實踐創業,或者是畢業後到大公司實現一個積累的過程。
創業有風險,錯過的青春很難回轉,梁震卿說:“隻要想創業不怕沒激情,多積累、多總結,不要一拍腦袋就幹。”
麵對社會化大潮,梁震卿看到了機會,看到了市場,同時不畏懼競爭,“社會化與其他模式的結合是下一個階段的探索方向。”而當視角都聚焦在燈鷺身上,梁震卿自信地說,未來會嚐試做增值服務,“未來會繼續融資,繼續優化產品,把市場鋪得更廣,挖掘更大的價值”。
食神搖搖吳世春:沒有創新點就沒有競爭力
文:李婷西
速途網小西訪談室第42期小西的話:他迷戀創業,但從來沒有為了創業而創業。Web1.0時代,他進入了百度,Web2.0時代,他創辦了酷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他又一次全身心的投入,他是食神搖搖創始人吳世春,一個不斷追逐時代浪潮的客家人。
野心,是驅使人進步的動力
吳世春畢業後受雇於一家外企,光鮮的背後,他感到了壓抑:“即使做得再好,也隻是一顆螺絲釘。”也正是因為不想做螺絲釘,他與互聯網結緣。
2001年,吳世春加入百度,經曆了百度從小到大的過程後,他選擇了離職創業,去追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內心堅韌而勇敢,卻最怕看到“天花板”,“我是客家人,我相信一點——工字不出頭,我一定要做自己能領頭的事情!”抓著這份野心,吳世春創過5個公司,均成功退出,為的就是能“更好”。
而吳世春選擇投身移動互聯網源於一場“山頂對話”。
2011年,吳世春與好友徐易容(美麗說CEO)外出滑雪,在北大湖雪場的山頂,看著遠方的蒼茫,感受著廣寒冰雪,“世春,你不應該錯過移動互聯網的機會了”,徐易容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現在這波浪潮,是5年來的最大浪潮,非常適合產品技術人員創業……”一番話使得吳世春的心情激蕩許久。
一波又一波的人滑下山頂,吳世春與徐易容忘記了時間,二人一聊就是兩個多小時,下山時,吳世春已經作好了決定,自己要做移動上的生活服務。
產品+技術改變世界
從雪場回到北京後,吳世春找到好友陳超仁組建了一個團隊,並聯係了紅杉和kpcb,“我要做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生活服務類公司。”紅杉迅速地作出反饋。
有了紅杉投資,有了優秀可靠的舊部和朋友作為團隊,吳世春成了最幸運的創業者,他此前的經曆證明了他的能力,而移動互聯網已是大勢所趨,不缺錢也不缺人,他與團隊在急速狂奔。
“創業前期方向的探索是比較折磨人的事情,找對一個好的創業方向很難。”
食神搖搖上線前,吳世春團隊曾推出過兩款產品,大而全卻不受歡迎,這段經曆成了吳世春移動互聯創業路上最大的挫折,但他很快想通了,並及時壯士扼腕,“一個產品適不適合投入市場一個月就能判斷出來,不要試圖掩蓋一個產品的硬傷。”於是,他以退為進,堅信力量不能分散,砍掉前兩款失敗產品後,2011年11月底,食神搖搖誕生了。
在吳世春心中,技術+產品可以改變世界,知道用戶困難所在,並通過技術手段更好地解決困難,他認為,創業就是用自己的產品技術優勢去解決一種需求,而並非創造一種需求,“糾結於一日三餐吃什麼,去哪裏吃,和誰一起吃,各種糾結讓找餐廳成了用戶最為‘痛苦’的需求,也是頻度最高的需求。”而這種需求正成了食神搖搖的機會。
同時,吳世春也建議創業者,在選擇創業方向時應選擇比較垂直領域的機會,並且有發展空間和盈利模式的機會。
競爭力與維持競爭力
移動互聯網火熱的背後是激烈的競爭,吳世春認為,創業者首先要樂觀,不要被抱怨蒙住雙眼。八九年前,他也是一名“憤青”,看到了太多的不公平,市場給他上了最好的一課:“市場不需要抱怨,我做的好用戶會選擇我的,有核心競爭力VC也會選擇,而巨頭也是可以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