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浪潮之巔,創業進行時(12)(2 / 3)

電子商務和社交的融合,彭思立和Kevin以前並沒有做過。團購的驟熱驟冷讓他更加明白用戶黏性以及可持續供應鏈的重要性,二者必須兼而有之還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雖然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彭思立心想就算是摸著石頭過河,也要構建一個立足於SNS的購物網站,他始終堅信零售和SNS是能夠結合的。

“人們的傳統是三五好友一起去逛街,大家對一件產品進行交流,評頭品足,共同分享信息,相互影響著行為與決策,從而更快、更對、更愉悅地進行購物。愛優會正是在網絡上起著這樣的聚合作用。用戶在愛優會(www.iuwe.com)上買了或喜歡某一件商品,他/她的言行舉止就會被別人看到,而當越來越的人通過邀請、分享等來到愛優會購買同一商品時,價格就會越來越低。”

然而,這種“雲采購”模式讓愛優會獨自承擔了全部壓力。首先,平台完全免費,既沒有進場費,也不收選位費,更不收廣告費;其次,不要賬期,先付錢給工廠,這意味著工廠不花一分錢就能在電商平台售賣貨物;第三,不收返利,純粹靠進銷差價盈利,也就是靠經營商品而不是經營物業、經營位置、經營供應商來盈利。所以,很多零售行業的朋友在聽了彭思立的想法後,都有些不敢置信:“老彭,你幹嘛這麼幹?你瘋了吧?!”

彭思立當然沒有瘋。事實上他心裏比誰都清楚,如果這個新模式運作順利,必將改變電商行業的物價現狀。“消費者隻知道物價高,但他們根本不知道多出的錢都花在哪裏,我就是要改變這種模式,跨過中間環節,把商品直接從生產者提供給消費者。”

彭思立心裏有一筆賬,廠商跨過中間環節把貨物直接供給他,無需像在其他傳統電商平台一樣繳納費用,所以價格會很低;而當貨物在愛優會平台上低價售賣時,雲采購的模式又會引發用戶“雪球效應”,即使利潤微小,達到一定數量時仍能盈利,這樣就可以實現用戶、工廠、愛優會三方共贏局麵。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做。我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要把市場價格做下去!

給消費者創造價值,讓國內的消費者也能享受到出口的高性價比的中國製造!同時,又讓工廠多了一條活路!”彭思立表示愛優會(www.iuwe.com)目前主要是集中精力做好小家電,以後會圍繞家庭生活做相對小件的家庭用品,從而幫助20~35歲的年輕消費者提高家庭生活品質。

6個月他跑了三百多個廠

按彭思立的話說,這種C2M(從消費者到工廠)社交購物平台,是他和Kevin兩個人一起不斷琢磨,不斷試出來的,目前國內還沒有這種零售模式。在一個以傳統模式占主要地位的行業,新模式的推廣必定是困難重重,但彭思立並不擔心,他有信心自己的新零售模式會受到出口工廠們的歡迎,因為這對他們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愛優會平台不收取任何費用,也會提前把貨款給工廠,他們何樂而不為?”

從去年8月開始,彭思立從上千個工廠中篩選出三百多個品質好的廠,帶著采購團隊一個一個地去實地考察,滿意的再談合作事宜。“我必須要把好這方麵的關,因為愛優會不僅是低價,而且所有商品都必須是高品質,這就需要專業的采購團隊去選擇、判斷,我也要實地去把關,找感覺。”

三百多個廠,每天平均最少要跑五六個,中午常常沒有時間吃飯,彭思立和采購團隊就在前往下一個廠的開車路途中啃麵包;看廠過程中需要在外地住宿,也都是選擇一百元左右的酒店。盡管對自己處處“苛刻”,但對於工廠的選擇,彭思立卻有著極高的標準。在他看來,做工廠與做人一樣,首先必須誌同道合,隻有理念達成一致,才能共同前進為消費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