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偉是易寶支付創始人之一,在易寶發展態勢良好時,他卻選擇了二次創業。常大偉有成功的創業經曆,在支付領域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而他卻在思考一個問題,電子商務流水很大,但隻有千分之幾的收入歸第三方支付公司所有,因為支付公司沒有參與支付,於是,他想如何能往前走一步,進入支付的環節。與此同時,王鑫光在也思考著另一個問題,“我過去一直做社交網絡,有一個核心問題是,中國所有社交網絡都靠融資玩資本遊戲,都不賺錢,若社交網絡能很好的嫁接上電子商務的話,其實可以有利於用戶價值的轉化,這是個機會。”他了解SNS,了解運營,他更想從社交的角度往後走一步,進入到電商的環節。
於是,一個往前走了一步,一個往後走了一步,王鑫光和常大偉一拍即合。那個時候,他們了解自己想幹什麼,了解各自所擅長的,到了2011年2月份,路客網誕生了,目前,其旗下的兩款產品分別為逛街助手和手機買團購。這兩款產品充分體現了王鑫光團隊理想與現實的結合點。
要扳倒大象還是和大象合作?
“中國互聯網行業,包括移動互聯網行業是有明確分工的,創業者要選擇自己擅長的項目。”當時,王鑫光曾經遇到過很多創業者,他們口中清楚地說著自己的事業,但是又做不出自己想象中的樣子,“他們是奔著行業熱點去創業,而想和做是有差距的。”相比之下,因為有過之前的工作經驗,王鑫光團隊的情緒相對穩定,他們並沒有盲目地尋找成功的捷徑,在看來,自己在社交和運營層麵的擅長,常大偉在支付領域的擅長,都成了支撐創業這件事的基礎,“這一切都是基因決定的。”
“我最早想做一個垂直微博,類似小區微博。”北京一天將近兩三千個線下商家在開展著團購活動,而當團購發展到後來,用戶的習慣是看附近有沒有團購,常去的店有沒有團購,“現在團購不是稀缺資源”,這對於王鑫光來說恰恰是個機會,因為企業商家有區域營銷需求,用戶有想獲取優惠信息的需求,他發現了這個很好的結合點,創業的想法也不斷地成熟起來。
最終,路客網定位於做基於LBS的電子商務,當一個大致的創業方向確定了,實踐後的變化確實是難以預測的,王鑫光堅信,登山千條路,同仰一月高,“創業者要有最起碼的靈活性。”事實也證明,路客的產品細節在不斷地調整改進著。當王鑫光向人們講述“如何把路邊的客人通過智能機或網站吸引到店裏”時,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擺在了路客網眼前,也就是用戶密度和商家密度問題,對於創業者來說,這不是個小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做一個區域性網站的想法被pass掉了,做優惠劵的想法被pass掉了,最終,做一個最全的優惠券客戶端的想法得到了團隊的一致認可,與團購導航的合作成了路客網的重點。
“當時,我們無法迅速聚集那麼多用戶和商家。”在這一點上王鑫光看得很客觀,同時,他看到了團購網站的電商資源優勢,結合當時移動互聯網發展現狀,路客網的第一個客戶端“路客身邊”誕生了,“我們把基於位置的優惠券聚合作為一個功能,把基於位置的團購信息作為一個功能,除此之外,我們最早接入了移動支付,這是我們的微創新。”
在路客的持續發展過程中,他的容顏也在發生著改變,一時間,很多的關鍵詞聚齊在王鑫光腦袋中,“移動電商是主流、移動客戶端、LBS、區域營銷和消費、地圖、移動支付……”他試圖將這些關鍵詞重新排列組合,最終,逛街助手和手機買團購兩個產品確定了路客網發展的大方向。
“我們和團購網站是合作關係”,王鑫光指出,創業團隊要想清楚一點,你是想要扳倒大象,還是要和大象合作。他認為,創業者和大的網站之間要麼是合作關係,要麼是服務提供商關係,要麼是環節的關係。路客網選擇了和大象們合作,通過完整的交易流程和口碑去吸引消費者。
小編了解到,手機買團購是對團購信息的導購,其與團購網站訂單係統打通,甚至不需要注冊。而逛街助手則追求人機交互,是一個更為理想化、個性化的一個產品,王鑫光早期的想法都被融合其中,包括小區微博、反向團購等,“這不一定是我們最終能做成的事,但這種感覺希望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