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實的古代官場圖景(1 / 2)

真實的古代官場圖景

品質生活

作者:陳華文

創客:新工業革命

作者:安德森(美)

譯者:蕭瀟

出版:出版中信出版社

關於本書中的3D打印技術,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的介紹:用電腦設計一個模型,比如一塊磚頭,然後通過3D打印機,這塊磚頭就被打印出來了,注意,不是在一張紙上被打印出來了,而是實實在在的打印出了一塊磚頭。從小的方麵說,這本書涉及製造業的未來;從大的方麵來說,這本書所談及的話題和中國企業的生存息息相關。

如果說工業革命解放了人類的生產力,提升了生產價值,那麼創客理論所謂的新工業革命無疑將是數十倍乃是數千倍地解放了人類的創造力。在未來這個定製製造、自己動手設計產品、創新的時代,數以百萬計發明家和愛好者的集體潛力即將噴薄而出,全球製造業將變成全球家庭製造業。這樣的革命,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們隻能耐心等待它到來的那一天才能知曉。

正義的理念

作者:阿馬蒂亞·森(印)

譯者:王磊 李航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公平與正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從來都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它有沒有一個終極的尺度、絕對的標準?我們大多數人除了能夠羅列一大堆非正義的現象之外,又一下子很難,或者根本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在作者看來,正義有著三大特性,複雜性、多麵性和開放性。承認正義的複雜性,就是不去幻想通過尋找一種理想的、絕對的、完美的正義標準,一勞永逸地解決正義問題;而是關注和解剖現實社會中的不公正現象,注重在非正義上達成共識,使人們共同致力於減少現實生活中的非正義,從而在另一個方向上接近正義的本源。直麵正義的多麵性,則要承認在正義問題上存在不同方法、角度和標準,允許在正義問題上進行不完整的排序。強調正義的開放性,則更多地依賴於人們理智的力量,通過人們的理性思考在眾多選項中做出選擇。

在中國漫長的曆史長河裏,無數年輕人本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發奮讀書,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由於“官本位”思想的負麵影響,很多人的個性、才華和豪情,被圓滑、平庸、腐敗所摧毀。青年學者張程在《衙門口:為官中國千年史》一書中,通過衙門口看官場百態,同時也道出了世態炎涼。

本書從科舉考試、官員職場生活、從政潛規則、官場職業病、權力怪圈等八個方麵,為中國古代官場繪製了一幅真實的圖景。書中的正史與小說、典故與白話、權力鬥爭與製度變遷、政治史與社會史並肩而立,讀者可以穿梭在達官顯貴、下僚小吏、落第士人、隱士僧侶甚至市井小民中間,遊走於不同朝代和形形色色的衙門內外。中國古代發展了完備的、穩定的文官製度,很多朝代的更替,倒不如說是“換皇帝不換官僚”,皇室家族變了,文官集團及其製度雷打不動。這種製度對於社會穩定、政治智慧的傳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流弊也顯而易見。

中國古代曆史上,做官往往帶有現實的、功利的目的,很少有人將做官當成一種事業,反而多數人將做官當成一種出人頭地的職業。官吏們口口聲聲說為民做主,但是實際上卻是為了享受榮華富貴。書中所講的官吏,並不局限於有官職有編製的人,而泛指那些能夠行使公權力的人員,古人要行使公權力,有四種方式:當官、為吏、入幕府、做差役。在官場中,特權等級製度與貪汙腐敗是最顯著的兩大特征。

朝廷為了養活龐大的官吏群體,每年都要花費巨額的銀兩,這些費用囊括了官吏們的吃穿住行方方麵麵。在古代衙門裏,公款吃喝是官吏們的重要工作之一,比如在唐代,有人升官了或者工作調動,都要操辦“燒尾宴”(取鯉魚躍龍門之意),而這項開支,都是動用公款埋單。迎新送舊、招待賓客、法定節假日等,官吏都有理由大吃大喝。州府一級官吏的吃喝,也極盡奢華,和皇帝的檔次可以媲美。當然,朝廷也會倡導節儉和廉政,可是地方很多官員根本不予理睬。在古代的衙門口附近,必定有酒樓、飯莊、客棧,設施都頗為豪華。有的人就是靠做“衙門飯”生意而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