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流火,散發出新荷香。魯國王宮內,一個少年步子飛快穿過內宮門,對著門上擺鮮花的兩個宮人含笑:“殿下在宮裏,你們動靜小些。”
“是,方大人。”
禦前侍衛總管方相直奔宮殿而去,在台階上有幾個宮女掩口輕笑:“瑤機這會子不在,你來作什麼?”
方相漲紅臉,他喜歡長生殿下的侍女瑤機在魯王宮不再是秘密。見這裏全是可靠的人,方相就解釋:“我是給殿下報信,不是來看她。”
“她,哪一個她?”另一個叫玉婉的宮女嬌笑:“這個她是我呢,還真的是她?”一個圓圓麵龐的黃衣宮女走來,嗔怪道:“人家當差,你們別攪和。”
幾個宮女輕笑:“瑤機姐姐來解圍了,方大人你快進去吧。”方相從瑤機出現,就不敢抬眼睛,垂下眼斂紅暈直到脖子根,見玉婉打起碧綠色金絲竹簾,忙正正心神走進去。
殿室寬大,正中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真紅色塗金鑲寶石禦榻,後麵是七寶彩繪無窮山水玉屏風。榻上空無一人,隻有屏風後垂到地麵的幃幔在夏風中晃動。
另一側碧窗下,一個碩大無比的書案上,筆山硯海書無數。書案旁站著一個俏麗身影,有風吹來,似乎欲隨風而去。
她纖細又挺拔,風姿秀雅又盈盈如花,讓人多看一眼就心中多生一份憐愛。
方相卻更恭謹鄭重,垂頭眼睛對著腳麵子,清晰且謙卑地道:“回殿下,晉國使臣已到王城一百裏外,而鄭國使臣走另一條路,將晚上一個時辰到達。”
書案前的人嗯了一聲,放下手中書,慢慢轉過身子。她微揚麵龐,宮殿中不管是繡滿花的幃簾,還是微閃光澤的白玉花瓶,無端的跟著一亮。
這緣於她生得實在美貌。
魯國的皇太女長生殿下,在傳言中擁有過人的容貌,又有過人的成長過程。她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個故事,她長到這麼大的過程,又是一個故事。
已西去的魯國君與魯王後情深眷濃,遺憾的是魯王後在生第一個孩子時出血而亡,早於魯國君去世十數年。她臨去時哀愁滿眼,對魯國君直言以告:“自我到大王身邊,受大王獨寵至今。我今要離開,沒有別的遺憾。隻有這個新生孩子,我不在她身邊可怎麼是好?”
“你放心的去,我今發誓,再不會立別的王後,你的孩子,是我唯一的皇嗣。從此在我有生之年隻有一件事情,把女兒撫養長大,再把王位傳給她。”病榻前的魯國君傷痛不已,抱著繈褓中的女兒對魯王後發下誓言。
魯王後雖然喜歡,又噓唏道:“有大王您的心意就足夠了,說什麼立女兒為皇嗣,不是讓別人看笑話。”
“你要相信我。”魯國君說過這句話後,就讓人喊來群臣。魯王後病重,他們不能進來,隻讓他們聚在宮室之外,在魯王後還清醒的時候寫下詔書,把才出生沒幾天的公主取名為長生,有因王後青年早夭,給女兒討個吉利的意思。又把長生公主立為皇太女,成為魯國君百年之後的繼承人。
魯王後含笑撒手而去,魯國君悲痛欲絕,隻有見到女兒才有笑容。以後的日子裏,魯國君也有夫人們,但他守信守誠,一直沒有再立王後,也沒有別的孩子。
隨著長生公主一天天長大,魯國君身體一天天衰弱。雖然他很想看到女兒登基,可身體不由人,他在兩年前撒手人寰,把偌大的魯國丟給還沒有成年的長生公主。
好在早就安排好輔政的大臣,又對長生公主是幼年就開始帝王教育。長生公主在國君去世後,反而把魯國治理得更為強盛,把父王在世時保持的三強國之一,到今天還保持著。
這樣的女子,這樣的經曆,在以男人為皇嗣的天下,讓人津津樂道,一直談論著。
近來又添上一個新的話題,就是長生殿下已近十六歲,她將要找什麼樣的王夫呢?
方相匆匆忙忙來回報,長生公主對他回的話也關注,因為接下來過來祝賀的人,隻會是兩種用意。
一種,是來求親的。再過幾天就是殿下十六歲生日,魯國早就放出話,長生殿下過完十六歲生日,就會挑選王夫。
有一個國家當嫁妝的長生公主,不用說是一幹子國家爭奪的焦點。
還有一個用意,他們是真的來祝賀,而且將會簽定下很多條約。比如通商,比如互為盟國等等。以前的條約都將作廢,因為那不是以長生國君的名義簽下的。十六歲的生日過後沒幾天,就是魯國君長生陛下登基大典,將正式落印於國書上。
各國都不敢怠慢長生殿下的生日慶賀和登基大典,都派出很多使節前來。魯國更小心翼翼,早幾年就派出不少探子四處搜集消息,以便應對各國使臣提出的各種要求。
他們的到來不一定全是友好的,也可能是刁難的。
在這種情況下,三強國之二的晉國和鄭國使臣才離開自己王城,魯王城就收到消息,而且對他們路上的遭遇了如指掌。
先說晉國使臣吧,他輕車簡從,扮做遊玩的人。可離開王城沒多久,就接連讓人暗殺、行刺……接二連三地把他往死裏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