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叔叔專題】地球上最孤獨的人(1 / 2)

【怪叔叔專題】地球上最孤獨的人

我們這個時代流行把人變成標簽,女王藏身之處必有屌絲等著逆襲,類似於美少年和禦姐是絕佳搭配,怪叔叔身邊一定要有個既萌且酷的蘿莉……似乎現代人太孤獨了,在這六十幾億人口膨脹的地球上,我們必須將自己標簽化,才更有可能遇見自己的同類。

怪叔叔在長腿歐巴和花樣美男的擠兌下,似乎變成了很不受待見的一群:他們往往不英俊,當然也不能長得太磕磣,否則會被人叫成大爺;他們可能沒有修長健美的好身材,可能微胖,可能太瘦,甚至可能瘸著腿駝著背,總之,歲月已經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夾著白發,胡子拉碴,兩頰被雕刻一般,有深陷下去的法令紋;他們得有一定的識別度,不然怎麼突出怪叔叔的“怪”?電影裏,導演往往會在他們臉上設計一道有故事的傷疤、身上刻上密符般的紋身……

怪叔叔們往往不是英雄硬漢,力拔山兮氣蓋世,人人心向往之。他們的眼神總是混雜了太多無法言盡的情緒,少年人的野心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倒下,激情漸漸衰弱下去,但還不能是等待老之將至的那種認命,極少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會突然亮起來,像漆黑的夜裏突然亮起的燈。怪叔叔們往往是人群中沉默的一群,他們的聲音最低沉,埋在諸多人聲的下麵,是熱鬧的房間裏關掉唱片後那鍾表秒針的嘀嗒回響——隻要有別的聲音,你絕不會聽到它。他們是老膠片照片上的暗角,連色彩的過渡都沒有清晰的線條,隻若有似無的氤氳在風景周圍。他們的身影不會鮮明到跳出他們所置身的那個世界,隻是幽靈般穿過黃昏的街道、混亂的車站、燈光豔麗的酒吧、下雪的公園……他們仿佛有無盡的故事,但那故事是不招搖的,至少不會世故地拿來炫耀,所以當把故事歸還記憶的深海,它就變成了隱痛。那隱痛會讓你與他擦肩時懷疑,那一瞬間你路過了地球上最孤獨的人。

《洛麗塔》:我的生命就在你的名字裏

“我正在想歐洲野牛和天使,在想持久的顏料的秘密,預言家的十四行詩,藝術的避難所。而這是你與我能共享的唯一的永恒,我的洛麗塔。”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洛麗塔》

全世界都記住了洛麗塔這個名字,而敘述者亨伯特·亨伯特卻選擇性地隱藏在了故事裏,而這番記憶和遺忘都是經過作者精心設計的。納博科夫喜歡玩詞語遊戲,“洛麗塔”這三個音節在一番充滿愛意的詮釋之下仿佛變成了天下所有愛人的代名詞,而亨伯特·亨伯特,這個古怪的姓與名重合的男人卻始終躲在抹除意義的暗處:即使他是敘述者,故事結束時我們依舊沒有記住他本身的任何細節,比如事業追求,比如人際交往,比如興趣愛好……除了這個人狂熱地愛著洛麗塔。

一開始亨伯特從虛構中走進我們的世界,我們知道了他的職業:大學教授;家庭背景:沒什麼特別;以及戀愛史:他一開始就喜愛未成年少女。這讓他後來對於洛麗塔的感情有了鋪墊,這交代有些草率但又有理直氣壯:他天生就喜歡未成年少女。於是我們被動地接受了這個說法,跟隨著亨伯特開始了這場狂熱的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