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職業道德基本規範(12)(3 / 3)

(4)服務群眾是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法製經濟,也是道德經濟。一方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的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多物質財富,滿足人民的需要,使人民生活上富裕、精神上充實,因此市場經濟本質上是為人民服務的經濟,發展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是我國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從實際出發培養人們重視職業道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有效途徑。

另一方麵,服務群眾又為社會主義市場的健康發育和整個社會的全麵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道德保證和巨大精神動力。市場經濟本身有它無法克服的弱點,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靠法製,也需要有社會倫理作基礎。在市場經濟中,隻有堅持服務群眾的價值導向,才能在市場競爭的強製作用下培養起人們服務群眾的觀念,消除市場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

3.服務群眾的基本要求

(1)樹立服務群眾的觀念

樹立服務群眾的觀念,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特別是江澤民同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可以使我們對整個人類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人生價值有一個科學的高度認識,樹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明確人生的奮鬥目標和前進方向,正確處理職業活動中的各種矛盾。

樹立服務群眾的觀念,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人民群眾的關係。首先,要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曆史的真正主人。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其次,要正確地處理個人與人民群眾的關係。處理二者關係,一要堅持平等原則。無論從事的職業有什麼差別,都隻是社會分工不同、職責範圍不同所造成的,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們在政治上、法律上、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二要堅持團結友愛原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在共同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為了實現共同理想而奮鬥,使團結友愛的關係得以建立和發展。團結友愛的關係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表現,是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係的特點之一。三要堅持互助合作的原則。社會主義事業是千百萬人的共同事業,這種事業的共同性要求人們在為之奮鬥時要齊心協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毛澤東同誌指出:“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並強調要“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因此,互助合作原則要求樹立先人後己、先公後私、舍己為人、助人為樂,以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

例如,李素麗,北京市公交總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運營分公司21路公共汽車售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她自1981年參加工作以來,十幾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平凡的崗位上,把為人民服務貫徹到職業行為的每一個細小環節,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

(2)相信群眾,尊重群眾

服務群眾的實踐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列寧說,“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少說漂亮話,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從一件件默默無聞的平凡工作中體現了他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隻有相信群眾、尊重群眾,才能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才能針對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真正做到服務群眾。

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泰州市信訪局局長張雲泉就是始終堅持服務群眾的一個典範。他是一個富於挑戰性的人,他每天麵對的都是一張張怒氣衝衝的臉,聽到的是罵聲、哭聲和埋怨聲,碰到的是一個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做不盡的是煩事、難事和窩囊事。然而正是在這個號稱“機關第一難”的崗位上,他以22年的春秋讓生命最熾烈地燃燒,他用一身的正氣、骨氣和血氣證明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存在。他把病重的老人視為父親,把流浪的小姑娘認作女兒。“信訪幹部的工作要像甘露一樣一滴一滴流進群眾的心田。群眾高興了,我就高興!”這句樸實的話語,滲透了張雲泉22年中對人民群眾的一腔赤子之情。張雲泉對人民群眾的愛體現了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情感。他說:“人民的滿意是我們信訪工作的最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