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明軍就像下餃子似的,紛紛湧上北城門城牆,牢牢占據了一塊陣地!並且等到把明軍的四方神獸旗,插上了遼陽的城牆之後,明軍都是歡聲雷動的!
而接下來就不用說了,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樣,都發生了連鎖反應,明軍的歡呼聲在那些清軍聽來,卻像是催命曲一般呀……北門這麼快被攻破,那還有繼續戰鬥的必要嗎?
於是很快的,剩下的二座城門都是紛紛被攻破,包括最後那些已經無路可走的清軍,看見大勢已去之後,居然都紛紛放下刀槍投降了!跪地請降!
甚至這個其中,連他們的最高長官,負責防守遼陽的一個固山額真,居然都是放下刀槍投降的!所以這樣的轉變……
包括李定國等人,在肅清了戰場,抓住了這個固山額真之後,還是非常歡喜的呀……在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固山額真這樣的高官投降的!隻有俘虜沒有投降!可是現在呢?
甚至不僅這個固山額真投降了,下麵的普通清軍,投降的更多!都是一個牛錄一個牛錄的投降的!
例如負責在這裏守城的,一共是六個牛錄,1800人,可是除了當場戰死的約六七百人之外,其餘的一千多人居然全都投降了……這樣的軍無戰意……
甚至楊山蘆還不在這裏,如果他在這裏的話,就會大笑三聲……這就是把後世那種已經腐朽透頂的,隻知道泡茶館遛鳥的八旗兵進程,給整整提前了三百年啊!讓他們三百年前的祖宗,也傳染了這種毛病!
當然,在打下遼陽之後,明軍沒有立即開拔,而是舉行了一場祭奠儀式!
因為打下遼陽的意義實在是太過重大了!它作為滿清的第二大城市,盛京北方的門戶,有著非比尋常的重要意義!
原本按照滿清的估計,怎麼的也能抵擋個二三天吧……可是現在呢?隻花了半天不到就被打下來了?而且幾乎是從上到下一起投降的?所以這樣的戰鬥,更是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甚至就在大明的軍旗在遼陽城頭高高飄揚之後,三大總兵都在遼陽北城門外,正式舉行了一場祭奠儀式!
因為就在二十一年前,這裏曾經發生過一場血戰!當時的八旗大軍,攜攻克沈陽之威,盡起大軍前來攻打遼陽!
而當時的遼東經略袁應泰,立即征調一切援軍,撤虎皮驛、奉集堡兵回遼陽防守,五天之內湊集了十三萬大軍,其中包括他本人,巡按張銓,總兵官侯世祿、李秉誠、梁仲善、薑弼、朱萬良等等。
隻可惜袁應泰此人,雖有忠心卻無才能,不過就算這樣,在和韃虜接連進行了幾場大戰後,眼看大勢已去之後,都毅然守城,和韃子奮戰到了最後一刻!並且在最後城破的時候都沒有逃走,而是身佩尚方寶劍和官印,自縊而死,盡到了一個文人的氣節。
包括其他幾大總兵,也大多戰死,沒有一人投降,遼陽城下,灑盡了一腔碧血,可是現在呢?
所以三大總兵,念著一篇聲情並茂的祭文,軍中都是哭聲一片……
而在他們的身邊,跪著幾百個韃子俘虜,以此來紀念當年戰死的英烈們!
而等到這樣的祭拜結束之後,又殺了一些罪大惡極的俘虜祭旗,三大總兵這才擦幹眼淚,用力一揮手道:“兒郎們,繼續前進啊!攻下盛京城,為死難的弟兄們報仇!”
“殺殺殺!”2萬將士的呼喊聲震天動地!
於是接下來,2萬明軍並兼四五千的蒙古‘仆從軍’,一起勇猛前進,向著滿清最後的據點,也就是他們的都城盛京,直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