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經營山西 第三百三十二章 山西大豐收!(2 / 3)

而在確定之後,錢守廉都有些呆傻了……按照他事先做過的功課,要知道原本來山西各地,正常的畝產量一般隻有五鬥(88斤),就算是兩湖這種魚米之鄉,也隻有七鬥的產量而已,可是現在呢……治理山西才區區一年,就已經達到了兩湖的水平了?

而比起錢守廉來,另一位巡茶禦史李應明的觀察力,卻是更加細致一些,他在感歎的同時,卻已經發現這些田地中與眾不同的地方。

例如在每塊田地中,基本都挖有深水井,配有水車的,包括土地的各種起壟,還有各種耕牛耕耘過的痕跡,施用了肥田粉的痕跡,都是一一在目,而能做到這些,顯然都是下了大本錢的。

“善!大善!”確定之後,這兩位巡城禦史都是連聲稱讚啊……老實說一開始對於朝廷把山西這麼大一塊地方,交給楊山蘆這個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治理,他們還是持保留意見的(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嘛),而且他能治理好整個東路,可是不一定能治理好這麼大的山西!

可是現在呢?這樣的實際成果實在是讓他們又驚又喜的……值此國難當頭,災荒遍地之際,實在是大明之幸啊!

而接下來呢,他們又按照預定的行程,來到了代縣。

而等到到達代縣之後,就是受到了代縣縣令王夢錫的親自接待,因為大家同為東林黨人嘛,所以王夢錫都是放下了公務,抽出半天時間來親自陪同的。

而且代縣原本是屬於那位晉王的封地(就是已經嗝屁的那個),所以如果是原來的話,糧食收獲再多,也全是晉王府的事情,和老百姓沒有一點幹係(能給你留一點嚼口,不讓你餓死就算不錯了),不過現在嘛,靈丘縣的一幕就在這裏重現了……同樣的豐收景象,同樣的幹勁十足……

甚至在巡查田間地頭的時候,錢守廉還意外的發現了一種藤蔓,並且這種滕蔓還長得非常好,青翠碧綠的,遠遠看去就像一塊綠色的地毯。

老實說在進入山西地界之後,他就不止一次地看到過這種藤蔓,不過一開始他也沒放在心上,以為隻是一種長勢比較強的雜草什麼的。

可是現在屢次三番的看見這種藤蔓,甚至在相鄰這麼遠的兩個縣都能看到,他就不由得上心了,而看見他在打量這些東西,那位代縣縣令見了就是嘿嘿一笑故意考校他道:“錢兄,今天小弟就冒昧的考考你,你才學廣博,可知此為何物?”

“倒是不知——”錢守廉就是很誠實的回答道。

“哈哈,我來告訴你吧,這個可是神物啊(番薯),並且說起來也是特使大人帶來的好處啊!”

甚至說到這個,王夢錫還非常的來勁,他就是隨手掐了一段番薯的藤蔓,遞給錢守廉道:“錢兄你看這個,這個藤蔓柔軟多汁,營養豐富,就是上好的羊和豬的飼料,甚至餓極了連人都可以吃!當然了,它最大的功效還不是這個,那個到了晚上你就可以知道了。”

“是嗎?”聽見王夢錫居然還賣了個關子,錢守廉卻是更加來興趣了……他也知道他這位同黨中人,為人最是務實,可是這樣的人都要賣個關子,那麼是不是預示著……

於是到了晚上之後,錢守廉就上心了,然後晚上王夢錫在招待他一頓便宴的時候,果然就推出了一道新奇的食品——雖然盤子中的這道食品,看著就像一根斷了一半的黃瓜(當然顏色是土黃色的),讓人看著就沒有食欲,不過王夢錫卻是很隆重地推薦他嚐嚐看。

既然這樣,錢守廉也就嚐了一下,隻是在嚐過之後,卻是眼中一亮的……老實說這個東西口味隻能說是一般,略微帶點甘甜,並且筋絡比較多(因為現在還沒長成,屬於提前試吃的緣故),不過作為一種食物來說的話,倒還可以下咽。

而等到他說完自己的看法之後,王夢錫聽了卻是哈哈大笑:“錢兄,如果我告訴你這種東西,它還沒有長成,並且長成之後,個個都比拳頭還大,畝產都能有六七百斤,你說這算不算是一個神物呢?”

“什麼?居然能有如此高產?”錢守廉聽得手都是一抖,筷子中的番薯嚇得差點沒掉下去!剛才的麥子一畝能有130斤的產量,他已經驚為天人了,可是現在呢?就這土不拉幾的東西,一畝能有六七百斤的產量?而且就這還沒有長成?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絕對是一件神物了呀!

至於說味道一般,切,在這樣大災年的背景下,很多難民們慘的都要吃觀音土了,還會在乎味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