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分別是建藩國於山西太原府的晉王,建藩國於山西潞州府的沈王,建藩國於山西大同府的代王,這起因是當年的朱重八分封諸子,山西這三王,就是所謂的邊塞九王之一,朱元璋的本意是讓他的兒子們為大明鎮守邊塞,而現在嘛,卻是變成了三個膿包)。
而僅僅這三王就占有山西的多少土地呢?近十分之一!人均三百萬畝!(當然這在藩王中還不算最離譜的,就好像此時的四川蜀王,他一家就占有整個成都平原土地的七成!並且這些土地還不用交稅!)
而這三王中,又以太原府的晉王地位最高(代王和沈王都受晉王節製),占有的土地也最多,整個太原府的九成土地都是他的,所以也就可以想象了,三個人就占有了山西十分之一的土地,那麼剩下的山西一千萬百姓,還能有自己的田地嗎?
也就是總結來說,王爺、高官、大地主……這些富人的田地連成片,一眼望不到邊!可是底層小民呢,卻是沒有片瓦之屋,沒有腳下立錐之地!
(當然這也是在原本的曆史中,李自成提出了殺土豪,均田地的口號後,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烈響應一樣,都是有其現實基礎的,然後這個問題因為是核心問題,所以白馬解釋的多了一點,諸位理解下哈)
當然,土地兼並的問題已經如此嚴重,可是真的要下手治理,情況還比較棘手……因為山西的情況,又和楊山蘆治理東路時不同。
楊山蘆治理東路時,下屬的衛所就算屯田都被各級武官侵占,可那都是見不得光的,從名分上說那些屯田還是屬於朝廷的,所以隻要楊山蘆取得相應的地位,那些屯田都可以名正言順的收回來。
可是山西的情況就不同了,雖然這些土地也都是那些權貴通過各種手段,巧取豪奪來的,可你如果說他來路不正,偏偏他們正規的,經過官府認可的文書契約一應俱全,哪怕這都是他們當初趁著災年的時候,以極低的價格從小民手中坑蒙拐騙來的,但是偏偏一應手續俱全(他們這是不會留下隱患的)
所以如何把這些已經屬於權貴的私田收歸國有,再重新分配於廣大百姓,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說到底楊山蘆不能采取像李自成那種激烈的方式,砸爛一切舊世界!所以隻能螺螄殼裏做道場,采用一種小心的方式來變法)
當然,這同樣難不倒楊山蘆,畢竟他在沒穿越之前,就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我穿越回古代,該如何處理土地問題?
所以他在和胡元謀、左懋第等人經過一番研究後,已經製定出了一個優秀的計劃!(這個計劃雖然沒有李自成那麼激烈,但是就此時來說,已經夠驚世駭俗的)
當然,為了確保自己獲得最大的優勢,楊山蘆在動手之前,還是給崇禎皇帝上了一道密奏,詳細解釋了一下他要做的事情,並且闡述了這麼做的理由,因為他很清楚,這次的‘變法’,比前幾次的治理手段還要驚世駭俗,所以必須要取得皇上的支持。
當然他也相信,隻要說明白其中的道理,崇禎皇帝一定會支持他的,畢竟作為一個一心想要振興大明的皇帝來說,他也不想大明的江山毀在一群蛀蟲的手裏吧?他也不想大明的土地全都集中到一小撮人手裏(還都是收不上稅的那種),然後億萬百姓卻因為沒有賴以維生的土地,活不下去之後,隻能被迫起兵造反的吧……
所以在山西上任已經半年之後,在各方麵的條件都已經成熟,楊山蘆就決定對土地問題動手了!也就是正式吹響了‘大決戰’的號角!向土地問題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