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過得快樂,因此我們也要選擇快樂。
如果將工作視為義務,人生就成了地獄;如果將工作視為樂趣,人生就成了天堂。
一個人除非做自己喜歡的事,否則很難有成就,更難獲得快樂。
多數人在一生當中,工作就占了將近 10萬個小時,這大約是我們成年生命中醒著的一半的時間。想想我們投資這麼多的時間在工作上,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而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投資在個人滿足感上所得到的回報,卻少得可憐。
你也有相同的感受嗎?總以為隻要工作有成,多賺點錢就能帶來快樂,然而事實上卻依然悶悶不樂?以為一切都穩定了,生活應該無憂無慮,卻仍覺得悵然若失?
大部分人工作時都不快樂,因為大家在選擇職業時往往都是以賺錢、爭取高職位或升遷為目的,完全置自己的興趣於不顧,這即是扣錯了第一顆扣子。所以,我們很少聽說工作是幸福的事,你可以去聽聽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營業員、餐廳女侍、業務員……他們大多隻會抱怨工作繁重枯燥、賺錢又少……聽他們說話,不免會產生一種錯覺:如果這些人薪水能高一點的話,或許工作會愉快得多——這顯然又扣錯了扣子。應該是:除非我們先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否則很難快樂,也不容易賺更多的錢。道理很簡單,喜歡做的事,才能做得好,做得好的事,才能夠賺到錢。就算是沒有得到預期的收入,但至少整個過程是快樂的,不是嗎?
套句華德·迪士尼的話:“一個人除非做自己喜歡的事,否則很難有所成就。”如果你認為工作的目的隻是為了薪水袋,隻是為了換取生活費,那你這輩子恐怕就很難有所作為了!
你真的心甘情願隻為了在剩餘的時間裏有錢可花,而犧牲了人生百分之六十的時間嗎?難道你不想在工作上取得金錢以外的東西嗎?
我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及早認清自己要的是什麼。金錢隻是副產品。隻要一個人能找到付出的意義,那麼賺到的就不隻是錢而已,還包括了快樂的人生。
比方一個推銷員,當他銷售商品的動機是為了錢,賣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快樂,那麼我想他的快樂是很“有限”的,而且經常會患得患失。
反之,如果他不以利潤為導向,而是希望大家因他的商品而改善生活,獲得更多的好處。這麼一來,不僅能找到工作的意義,財富自然也會隨之而來。
我們選擇有興趣的工作、快樂地去工作所以會快樂;而不是工資高一點就會快樂地工作。也就是要在思想上做出自己的選擇。雖然,我們不能選擇生活,卻能夠選擇生活方式,我們不能選擇性別、家庭、出生地,但我們卻能通過選擇生活方式來改變命運。我們可以選擇有夢想、有目標,也可以隨心所欲,漫無目的。我們可以選擇自信積極的態度,也可以選擇自卑消極。我們可以選擇向失敗和困難挑戰,也可以向它們低頭。我們可以選擇雷厲風行、專心致誌,也可以選擇浪費時間、拖拖拉拉。我們可以選擇快快樂樂地過一天,也可以愁眉苦臉地過一天。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自己惹人喜愛,也可以讓人討厭。在選擇自己的為人時,是讓自己變得善良、誠實、有禮,還是虛偽、凶惡、麵目可憎,都由我們來決定。溫馨可愛的電影《阿甘正傳》裏,當阿甘的母親就要離開人世時,阿甘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未知的恐懼,他疑惑地問母親:“我的命運會是怎樣的呢?”母親回答:“那得靠你自己去選擇、把握,命運就在你手裏。”生命是一個過程,一個充滿選擇的過程。在生命的旅途中有人選擇了走,有人選擇了停。也許你正處在生命旅途的十字路口,你可以等待,最終你隻能變成路邊的塵埃。你必須去選擇,而每一次選擇都意味著取舍。舍得,舍得,無舍無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隻有舍得起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你做好了準備嗎?
生命雖然是充滿選擇的過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怎麼去選擇,不同的選擇當然導致迥異的結果。有的人一生的失敗,是因為沒有選擇;而有的人一生的失敗,卻是因為選擇得太多。其實,生命之中的每一個選擇本身都沒有對錯之分,隻有讓結果告訴你時,才知道你的選擇是對還是錯。生命之路隻能靠你自己走出來,任何人的生命旅途都不可能和你的一樣。我們不得不麵對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沒有人走過的路,又有誰知道,哪條路是對的呢?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將你的雙腳落下,沒有落過地的雙腳,是永遠不會走路的……生命的旅途中處處都藏著不可知的未來,願這一路的坐標,能幫你避過暗礁,繞過漩渦,安全走過泥濘,直至你夢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