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自信的。如果當初他自慚形穢地悄悄溜走,我相信約瑟芬絕沒有可能屬於他。在軍事戰爭方麵,他的自信更是無與倫比。
麵對比自己多幾倍的敵人,拿破侖站在雄偉的阿爾卑斯山上,自信地說:“我比阿爾卑斯山還要高!”
每次出征告別妻子的時候,他總是趾高氣揚地對約瑟芬說:“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即使失敗了,他仍然對自己說:“是俄羅斯的冬天,而不是俄羅斯人把我們打敗的。”
被流放到英國的聖赫勒那荒鳥上以後,他又度過了將近 6年的時光。彌留之際,他感歎道:“我的一生是一部多麼精彩的小說啊!”
是自信成就了拿破侖,塑造了他的多彩人生。重要的是拿破侖自己知道自己的價值在這裏——自信、執著!
你是否有過“瞠目張望路渺茫”的惆悵?是否曾經在社會洪流中不知所從,在輿論的“壓力”下走投無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原因就在於你當時沒有好好地思考過怎樣成為你自己!成為你自己,就是要知道你現在是什麼樣子,你想成為什麼樣子,你能做什麼,你想做什麼,你的優勢是什麼。考慮到了這些你才不會隨波逐流,不會被潮流和輿論的“壓力”所駕馭!有了“成為你自己”這盞明燈照耀,你才不會發生目標的迷失與滿腔的熱情無處揮灑這種愁煞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無限的潛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們確切地明了自己在哪些方麵有優勢,就能以此為突破口開發自己無窮的潛能,最終成為你所期望的自己。
1888年,法國巴黎科學院發起關於“剛體固定點旋轉”問題有獎征文。有趣的是,征文規定作者除提供論文外,還必須附一條格言。因為,知識和人格是科學事業騰飛的雙翼。在許多應征論文中,38歲的俄國女數學家蘇非·柯瓦列夫斯卡婭所作論文所附的格言最為顯眼,極富哲理:“說自己知道的話,幹自己應幹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這句格言被評審應征論文的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含金量最高。柯瓦列克斯卡婭實現了自己的格言:“做自己想做的人。”在婦女處於被壓迫、被奴役的悲慘地位的 19世紀,她成了走進法國巴黎科學院大門的第一位女性,成為數學史上的第一位女教授。
美國一位傳記作家在他的《青年、天才及財富》一書中分析了 15位目前在美國最成功的青年企業家的成功因素,做自己想做的事(興趣)被他列為主要一條。他認為,幾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對他們所從事的事業極其喜愛,金錢隻是他們奮鬥的第二目標,最重要的是他們熱愛自己的工作。
被人們認為與埃菲爾鐵塔齊名的服裝設計大師皮爾·卡丹,從小就對服裝感興趣,8歲時設計出第一件衣服,14歲時成為一名見習時裝設計師。然而,他的父母卻希望他成為藥劑師,是他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使他成了一名出色的服裝設計師。30多年來,他共創造了 3萬多種時裝款式,設計了 500多種其他的產品,在世界上 93個國家出售。如果不是他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並且堅持去做,皮爾·卡丹也許隻是一名平凡的藥劑師。
幸運之神永遠垂青於那些忠於自己的人!
外來的挑戰雖然嚴酷,但不管能不能克服,總有過去的時候,現在對你造成威脅的事件,以後未必還會存在。惟有內心裏那個自我永遠不會消失。因此,假如缺乏自信心,你這一生一世就無法擺脫它的控製。
為什麼我們該相信自己?因為在這世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的獨一無二是別人無法模仿的,所以你應該相信自己。
既然別人無法模仿你,也不一定做得來你能做得了的事,試想,他們又怎能取代你的位置,來代替你做些什麼呢?所以,這時你不相信自己,又有誰可以相信?一個人隻要充分地估測自己,充滿自信,真誠地做自己能做的和應該做的,就有可能成為自己所希望的那種人。
我們來看看一些成功人士的現身說法,對追求成功者來說有重大啟示。
在淩誌軍所作《成長》一書中有一群“微軟小子”,他們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他們原來並非被認為是“最聰明”的那類人。
我們看看“微軟小子”們怎麼說。
張亞勤:“人的最大差別不在於聰明不聰明,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聰明。”會使用自己聰明的張亞勤,25歲時成為美國桑納福研究院的部門主管;31歲時成為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100年曆史上最年輕的院士;34歲時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和首席科學家。
張宏江:“盡管我常常不如別人好,但我還是對自己說:‘我是最聰明的,我能做好。’”這種自信,使從河南葉縣走出來的張宏江,成為世界多媒體研究領域裏公認的先驅。
周明:“不要小看自己。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經驗。 ”10歲那年,一天刷了 108個瓶子,第一次為自己贏得“第一”的周明,從此不再自卑,不再小看自己。如今,他研製開發的中日、日中機器翻譯軟件,是目前公認的世界領先的機器翻譯產品。
由此看來,“微軟小子”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甚至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傑出,而是因為他們都是“最好的我自己”,能看清自己的優勢,充滿信心,執著地奔向目標。
找回真實的自己就是要看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是和“成功者”
一樣“偉大”的人;在確認自己、反省自己、信賴自己的前提下努力成為自己所期望的“自己”!成為你自己,必須堅守自己的追求、個性和風格。合理的意見或建議當然要聽,但是你應當有主見,否則,你一定會被眾多的建議所肢解。有時候別人(或者整個大環境)會懷疑我們的價值,所謂“三人成虎”,久而久之,連我們都會對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懷疑。請你千萬不要讓這類事情發生在你身上,否則你會一輩子都無法抬起頭來。因為,無論你怎麼做,總有人表示不敢苟同。而在現實中,你又無法把自己“打扮”成適合每一個人。在了解自己之後一定要堅守自己,不能輕易地否定自己!當然,在這同時需要防備把“有主見”演變成“固執己見”。要成為自己就不能像做衣服一樣,使它符合每個人的要求;找回真實的自我,成為你自己不能隻看別人的評價,更不能隨波逐流,否則就隻能是一句空話!
確認自己,反省自己,依賴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一定能成功,因為你是空前絕後的,是獨一無二的!認準了自己的路就勇敢地走下去!朋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成長之路練習一
一、請停下來,看一看,在你的生活中,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也許經過反思,你會發現,無論是哪一種,這都是你對自己的真實評價。
下麵你要像何美鳳發現自己是膽小鬼一樣,發現自己身上最軟的幾根肋骨,根據著名的管理理論——“木桶理論”,我們會發現,如果我們使自己的軟肋都變成了硬肋,那麼就會自我提升很多!下麵請你將限製自我的幾個缺點找出來,另外,還要將自己從未發現的優點找出來。
1.
…我發現我是一個……的人。
2.
…我發現我是一個……的人。
3.
…我發現我是一個……的人。
4.
…我發現我是一個……的人。
5.
…我發現我是一個……的人。二、如果現在你突然離開這個世界,人們將在墓碑上如何評價你? ……三、你希望你的墓碑上寫的是什麼?
……
四、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清理一下自己的生命,請列出你應該放棄的,並列出應該堅持的。 ……五、站在自身之外,觀察自己,全麵了解自我,發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