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古田舊縣城外的劍溪出過一個女水鬼。所謂“水鬼”,說是溺水身亡的人所變的,當其“鬼期”屆滿之時,必須找到另外一個做“替死鬼”才能重新投胎轉世。這個女水鬼名叫六姑,是個十二三歲的女童,她的鬼期已滿,便上岸來尋找替死之人。這溪邊極少人往來,每天隻有一個孤老頭坐在那裏釣魚為生,六姑就想拖他下水作為自己的替身,可這六姑心地十分善良,而那老人又特別溫和厚道,六姑裝著坐在一旁看他釣魚,幾次想下手卻又實在不忍心。每當時間遲了,老人還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飯菜分給她吃。這樣一天挨一天,六姑不但下不了手,反倒與老人成了忘年之交,有時老人釣不到魚心中難過,六姑還泅下水去幫助老人把魚群趕攏起來……這樣過了許多日子,突然有一天,六姑神情憂傷地告訴老人說:自己其實是個水鬼,由於鬼期已已滿卻遲遲未找人替死,閻王已限其明日務必找到,且注定了一個婦人作其替身,倘再延誤時機,則將永遠不能離開水府超生。因而六姑隻得前來與老人道別,且囑老人明日無論看到任何動靜,千萬不要出聲過問。
到了次日,老人果然看見一位淚流滿麵、披頭散發的少婦,不哭不笑、不聲不響地抱著嬰兒向溪畔走來,又突然將嬰兒往地上一放,徑直向溪中坦然走去。那嬰兒失聲啼叫,少婦卻頭也不回地一步一步邁向深水。老人見狀不勝焦急正要呼喊,猛想起六姑交代,又恐誤了六姑大事令其永不超生。老人正在左右為難之際,卻見那婦人突然從夢中驚醒似的,“哇……”的哭出聲來,轉身拔腿跑上岸邊,緊緊摟住孩子掉頭而去。
又一連過了幾天,老人始終沒再見到六姑,心中不免時時掛念。不想到了第七天、六姑滿麵笑容地來向他辭行,說是她這回真的要投胎轉世去了。老人驚問其故,原來是,那天六姑本已拖住少婦之腳引向深水,但猛的聽到岸上嬰兒哭聲淒慘,心中陡然一悸。六姑寧願自己永為水鬼,也不願加害其母子二命,因而斷然鬆手讓婦人奔回岸邊了……巧的是此情此景,恰被雲遊經過的靖姑看到,靖姑當即將六姑召到麵前問明原委,大加讚賞道:“為人為鬼,皆應以善為本,安能因善者不忍害人反而不得超生?”便登上天庭向玉帝據理直諫,結果玉帝欣然納之,下旨閻君廢除舊例,今後凡水鬼及一切暴死而致的冤魂,緣由閻君審明其生前善惡,凡善良有道之輩,徑由靖姑超度其轉世投胎。那個心地美好的小水鬼六姑,自然也就獲得了新生。
敵營奪糧草傳說某年,古田臨水宮附近的太子崗上,曾經出現過一隻巨大的烏鴉王,它率著成千上萬隻小鴉日夜飛撲聒噪,擾得塵砂飛揚,吵得眾人厭煩。後來福州等地大鬧饑荒,餓莩甚眾,這群烏鴉還飛到各處啄食屍肉。靖姑的師姐妹們曾向靖姑請命誅滅。靖姑胸有成竹道:“天有生好之德。鴉群雖有些許過錯,終屬禽類而已,不必過於責備求全。且求生本性,萬物皆同,既然天生其類,輕率殺之莫如善加用之。”於是親自顯靈於太了崗項,召了鴉主諭道:“如今天下饑荒,百姓困苦。且敵國入侵,社稷不安。特命你率眾北上,前往敵軍營中,截奪糧草救濟百姓。望好自為之,將功補過!”鴉眾果然不辱使命立下奇功:敵軍斷了糧草節節潰退,百姓喜獲糧草度了災荒。靖姑重賞鴉王鴉眾,並令眾小鴉分散各地棲息,與百姓相安無事。直到現在,人們還可以看到太子崗上有一塊黑色巨石,酷似一隻威猛的烏鴉蹲立於半山腰間,人們說這便是當年的那隻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