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閻王(1 / 2)

劉閻王是福唐縣的一個混世惡魔,原號炎旺,隻因依仗著有些邪術妖持,橫行鄉裏,被人們暗中取了個綽號“劉閻王”。有一年當地遭遇天災,農田顆粒無收,劉閻王的佃戶張沙、柳源二人實在無法交付地租,情願賣身劉府做長工以傭抵債。可劉閻王不僅關押了張、柳二人,還用妖法奪去了張沙的妻子,害死了柳源的父親。張、柳二人伺機逃出劉府,憤然投奔閭山拜師學法,要為自己和眾鄉親雪恨複仇。可是投師以後,閭山法主許真君隻令其二人在後園舂米,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張、柳二人唯與石臼、石杵作伴而已。好不容易熬滿三載之期,法主仍未教他們一術一藝。二人心中尋思,上山拜師原為向劉閻王討回公道,然則師父隻將我等當作工役使用,不如趁早離開此地另作打算。二人便向法主辭行。法主也不挽留,隻說你二人三載辛勞,為師無以酬答,唯將這一臼二杵相贈便了。二人暗暗叫苦:投師一場,法術未曾學到一點一滴,到頭來隻帶了兩件粗重器物回去,豈不被人笑話?隻是礙於師父麵子,也不好當麵推辭。二人別了法主,隻走數步,雙手突然劇癢難忍,想起師父曾說過黑墨可以治癢,便以墨塗抹,果然十分靈驗,於是把用剩之墨攜帶了以備日後使用。二人背起臼杵離開法府走到山頭時,看看四處無人,立即將臼杵向山凹扔了下去。豈料隻此一扔,山下頓時雷聲滾滾、裂焰騰騰,二人這才知曉臼杵原是師父贈與的法寶,連忙奔下山去搶救。二人隨那臼杵滾上滾下,東撲西跌,直鬧得焦頭爛客、精疲力竭,好歹將它拿住。

卻將方才塗了黑墨的雙手也跌破了,裂開幾十處口子,再一看,那跌**居然長出幾十隻猙獰眼睛來!二人著慌,隻得攜了器物再來拜見師父。法主笑道:“為師料定你等必定去而複還。你二人不必害怕,且放心以此眼向空中、地下極目一看。”二人出了法堂,往上一看,直透天曹。往下一看,徑穿地府。法主便將二人留於山中看守法門,且說報仇之事不必親往,為師自有道理。這張、柳二人從此做了鎮守法門的閭山弟子,被後世的人們稱之為張沙王、柳將軍。道士排壇作法事時,壇台兩旁所掛的兩幅神像,滿手是眼睛甚至手上、腳上都是眼睛的,那便是張、柳二神。

至於福唐的劉閻王,則是靖姑學法功成之後,奉了師命,在返家途中一舉懲治,為福唐百姓除了一大禍害。原來張沙的妻子被劉閻王搶入府中寧死不從,自殺後亦冤魂不散,遊蕩於劉府內外欲尋仇報複,卻又苦於無能為力。靖姑來到福唐後,施以法術令張沙之妻、柳源之父死而複生,同時上門向劉閻王憤然索命,劉閻王終究做賊心虛,以為他們是厲鬼討債,一場驚嚇落得一個縱身古井、自投閻王的下場。

蜘蛛精出在閩清縣水口岩角處,此妖精常將漫漫毒網飄忽於空中,粘著人時便將其網住獵來。有時又將毒網化為一座精致房舍,自身變作一個俏麗村姑在門前紡絲織麻,勾引過路行人,不知有多少人被活擒生吞。有一回靖姑雲遊閩清,恰巧經過此處,那蜘蛛精遠遠望見路口有人佩劍而來,靈機一動,迅即走出自己的房舍,卻用毒網在附近化了一座小小茅屋,自己變成一位白發蒼蒼、衣衫襤褸的病婦在屋裏哼哼叫喚,慘不忍聞。靖姑卻也一時被迷惑了,循聲進入茅舍,見老人貧病交加痛楚難當,立即趕上前去救助。不想剛一靠近,那茅屋馬上恢複為蛛網,將她裏三層、外三層緊緊罩蓋束縛。原來那蛛網非同尋常,它的裏層能縮能展,可密可疏,柔似流水又堅如鋼絲,且毒性無比,一旦粘身,即能劇毒攻心而又將人死死箍住。它的外層則猶如鋼鑄鐵打的牢籠,將人穩穩罩在裏麵,插翅也難逃脫。靖姑強忍渾身劇痛奮力掙紮,竟連一根指頭也動彈不得!蜘蛛精顯出猙獰原形拍手大笑道:“哈哈,幸而本王防範在先,不然難免遭你毒手。快說:你身佩長劍到此何為?若敢半句有假,本王即刻取你性命飽我口福!”靖姑做出蒙冤含屈狀哭叫道:“奴家僅為防身,欲往城中求師習武。因見大王病痛可憐,一片好心前來相助,哪會想到反而冒犯大王……”那妖精聞之更加開心狂笑道:“哈哈,你不想冒犯於我,我照樣冒犯於你。告訴你,本王乃是修煉多年的蜘蛛王,隻知道肉甜肉香,哪管你心壞心好!”說罷就要動手。靖姑做出認命待死的模樣泣訴道:“既然如此,吾命該絕。隻是父母生奴養奴,曆盡艱辛。如今奴再不能回報高堂深恩,唯求大王發一慈悲,容奴在臨死之前,伸出雙手遙向父母拜別一聲,則奴在九泉之下亦感念不已!”蜘蛛精料想她無以反抗,便持刀嚴守身旁,將蛛網吹開一洞僅容其勉強伸堂。豈料,小洞一開,靖姑已咬指彈血,那妖精尚來不及防備,早被一道紅光擊倒地上。紅光直逼雲天,閭山法主派來救護靖姑的張信公立時趕到,情急之中,張信公竟用自己的頭顱猛撞蛛網。蛛網破了,但張信公的頭上也撞出了大血泡。靖姑獲救,複了元神,立即揮劍砍殺妖精。那蜘蛛精在逃命時突又分身解體,頓時化出成千上萬隻小蜘蛛,回過身來反撲靖姑。靖姑喚一陣誅妖旋風,將它們一掃而落,卷成一團,再化一道無敵神火,將它們焚燒成灰,掘土深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