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素質概說
當前,我國正在加速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每一個教師在確立素質教育觀念的同時,必須確立“教師素質”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中小學班主任在教育領域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質。
一、時代與教育的發展呼喚高素質的班主任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改革開放的時代,是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也是在動蕩、分化、改組中確立世界政治、經濟新格局的時代。教育是與社會同步發展的,時代所發生的一切都在校園中以各種方式反映出來。班主任工作的脈搏必須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班主任自身的素質要適應時代與教育的發展。
1.從大環境、大背景看對班主任的素質要求
大環境、大背景指什麼呢?指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指“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指祖國的統一大業;指中國要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對人類做出更大貢獻;指世界政治局勢的風雲變幻;指世界性的經濟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總之,是指發生在中國和世界的宏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領域所牽動全局的大事情。
這些大環境、大背景對班主任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必須對這些大環境、大背景有正確的認識,才能深刻理解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深刻理解“教育要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根本指導思想,深刻理解教育與市場經濟的關係,深刻理解自己所肩負的培養跨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曆史使命,找準自己工作的“坐標點”,出色地完成班主任的工作任務。否則,教育工作就會陷入盲目性。
2.從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看對班主任的素質要求
我們的改革開放是全方位的,涉及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係統,教育改革是社會整體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改革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和科技的發展,最終影響經濟發展。
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是教育的現代化。教育改革也是整體性的,既有宏觀的改革,如教育立法、教育體製方麵的,也有中觀的改革,如考試製度、辦學機製、師資隊伍培養方麵的,還有微觀的改革,如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麵的。改革的關鍵在於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置身於教育崗位的教師是教育改革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如果不確立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正確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能搞好教育改革嗎?
班主任既教課,又帶班,是教育改革的骨幹力量,對於宏觀、中觀的改革要了解、認識,對微觀的改革更要積極參與,身體力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對班主任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從教育對象新特點和培養目標看對班主任的素質要求
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學生,要遵照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提出的培養目標,把他們培養成祖國需要的人才。不同時代的學生,既有共性的一麵,又有特殊性的一麵。今天的學生與五六十年代,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學生相比,有許多新的特點,這些特點是時代發展所賦予的。在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的新形勢下,學生思想活躍,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另一方麵,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過程中,社會上價值觀念呈現多元狀態,在世界範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在這樣的條件下,當代的學生在人生觀、政治觀、道德觀、生活觀、職業觀等方麵都有新的價值取向特點,向學校教育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這些特點還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新變化。如何教育、培養當代的學生,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關注研究當代學生特點的文獻資料,研究本班學生的特點,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同時,應該看到我們培養的是新時代的人才,新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更高。根據我們的培養目標,未來的人才應該是德、智、體等方麵全麵發展的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超前意識”、“未來意識”,認識到我們培養的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麵的發展都比以往的時代有更高的要求,他們應該具有很強的生存意識、生存能力、競爭意識、競爭能力、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科技意識、科技能力,創造意識、創造能力等素質。這樣才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發展,為祖國效力,為人類作貢獻。麵向未來培養人才,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要求當然更高。
以上的概略分析,使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時代的發展,教育的發展,呼喚高素質的班主任。目前,全國有500多萬中小學班主任,這支隊伍的素質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新時代中國的人才狀況。廣大班主任應當站在中國看世界,站在今天看未來,看到自身素質的差距,把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質作為當務之急,以適應時代發展與教育發展的需要。
二、新時期對班主任素質的基本要求
近些年來,對教師素質進行研究的人越來越多,發表了不少論文,也出版了一些專著。其中,也有包括研究班主任素質的。
1.對教師素質的基本要求
許多優秀班主任成長的經驗表明,一個好的班主任首先是一個能教一手好課的教師。教不好課,也難當好班主任。作為一個任課教師,其素質應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1)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
《教師法》明確指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如果教師的政治覺悟低,思想水平低,就無法完成這樣的使命。對於教師來說,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不是個人修養問題,不是一般的職業要求,而是關係到中華民族千秋大業的問題。
教師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的關鍵和重點是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理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學習近幾年頒布的教育文獻和法規——《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樹立以集體主義思想為核心的人生價值觀;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教師的職業性質,要求教師適應社會主義教育事業需要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質量觀、學生觀,這是與教師的政治思想緊密聯係、融為一體的。
(2)高尚的敬業精神和優良的師德
教師職業是崇高的,更是複雜的、艱巨的。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創造性、示範性、情感性很強的勞動,因此,沒有高尚的敬業精神和優良的師德是不能從事教師工作的。現在,人們喜歡以“人格的力量”來表述為人師表的特點,這“人格的力量”的核心就是敬業精神和師德。
有一位特級教師,在她逝世的時候,學生這樣悼念她:我們熱愛她不辭勞苦、勤奮教學、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高尚情操,我們尊敬她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崇高精神。她鞠躬盡瘁,像春蠶和蠟燭一樣,春蠶要求於人們的是普通的桑葉,而給以人的是晶瑩閃光的縷縷銀絲,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她又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融化了自己的軀體,也真是蠟炬成灰光才熄。她把全部生命和智慧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培養革命接班人的壯麗事業。
學生的這段話是千百位優秀教師敬業精神、優良師德的寫照,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努力目標。1997年國家教育部、全國教育工會聯合頒布了經過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提出了在新形勢下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認真學習、理解這個規範,提高師德修養。
(3)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育理論素養
中學教師都教一門或兩門專業性科目,其專業知識水平越高,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就越好。“厚積薄發”,知識背景越雄厚,越能精要而深入淺出地教授學生知識。我們處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各門專業知識的發展和更新速度都很快。現在許多中學生知識視野廣闊,對某些學科的專業知識也認真學習、鑽研,常常在課上課下向教師提出許多較深的問題。這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就是一種挑戰。因此,教師必須不斷用新的知識完善自己。目前某些教育發達地區和教育教學水平高的學校,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的要求已不能滿足於國家教育部的規定,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幾年前就有幾個大城市開始聘用博士、碩士研究生到中小學任教,或者選派專業基礎較好的青年教師攻讀研究生課程。這反映了時代的發展對教師專業知識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中小學班主任要努力適應這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