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智型
這一類型的班主任與情感型班主任形成鮮明的對照。他們的為人、處事、工作常常不露聲色,一板一眼,有條不紊。這一類型的班主任往往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常常能依據一些學生蛛絲馬跡的言行發現學生內心深處的波瀾,能做到見微知著。這一類型的班主任長於說理,擅於將教育要求與學生個體內心發展的需要有機地結合起來,用強有力的語言邏輯力量征服學生。一般地說,屬於理智型的班主任自我控製能力都比較強,能把自己的一切置於理智控製之下。他們對學生從不感情用事,從不在感情衝動的時候處置學生問題,學生對這種類型的班主任往往佩服大於親近。
(三)靈活型
這一類藝術風格的班主任性格開朗,思路開闊,思維活躍,反應敏銳、迅速。處理事物,解決問題喜歡求新求異。在日常生活上,這種類型的班主任常常不拘小節,語言風趣幽默,言談舉止表情豐富,善於體態語的運用。在與學生相處時常以朋友的身分出現,對不同性格和愛好的學生都能用十分得體的方式開展工作。對學生發生的各種事情常以靈活的教育方式給予處置,有時表麵看來,不合乎常規,但學生的感覺常常是回味無窮,教育效果極佳。組織學生活動總是強調活動的獨創性、新穎性,班級活動方式變化多端,令學生耳目一新。這一類型的班主任與情感型班主任在思維、舉止、興趣、愛好等方麵常有相通之處。
(四)嚴謹型
這一類型班主任思維縝密,舉止嚴肅,辦事條理性強,工作講究計劃性和係統性。他們對班集體建設的目標、標準和程序的設計環環相扣,緊密相連。這一類型的班主任言必信,行必果。他們時間觀念強,什麼時候辦什麼事,必須按時完成,不拖拉,不推諉。做任何事情有板有眼,有條不紊。他們最不能容忍的習慣是懈怠和拖拉。他們對自己、對學生的最高要求標準是嚴謹的態度和作風。這一類型的班主任常常在工作作風、工作方法等方麵與理智型班主任有相通之處。
(五)學者型
這一類型的班主任大多學識淵博,博學強記,好學不倦,在某一學術領域有自己的專長。他們教態講究風度,方法講究穩重。對待學生講究尊重與禮貌,具有典型的學者風範。他們相信人格的教育力量。他們重視身教,很少說空話和修飾性很強的話。這種類型的班主任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學生的錯誤點到則已,講究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改正。經常提出一些問題與學生一起研討。這一類型的班主任與理智型班主任有相通之處。
(六)活動型
這一類型的班主任長於社會人際交往,社會活動麵廣,組織能力強。他們組織活動喜歡與社會實際相聯係,形式多樣。這一類型的班主任善於把領導的教育教學要求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集體活動。他們認為對青少年的教育,沒有豐富的社會活動就沒有有效的教育。他們常常把學生帶到社會實踐中去體會觀察。這一類班主任往往有比較敏銳的政治感覺,常常抓住社會熱點問題組織學生活動。這一類型的班主任常常與情感型班主任有相通之處。
以上班主任工作藝術風格分類隻是理論上的分類,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常常是各種藝術類型互相滲透,這一點班主任老師要給予注意,不要機械地追求某種類型的做法,因為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工作藝術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如果在實際工作中不注意掌握分寸,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四、班主任工作藝術提高途徑
許多年輕班主任看到老教師管理班級有條不紊,組織活動豐富多彩,轉化後進生得心應手,班級工作做得那麼遊刃有餘,效果顯著。而自己帶一個班亂一個班,找學生談一次話生一次氣。於是便說:當班主任的能力是天生的,我們不是當班主任的材料,還是讓我們具體地上幾堂課算了。我們說,這種認識是不對的。班主任的工作藝術不是天生的,而是慢慢習得的,班主任工作藝術是可以學習掌握的。下麵我們提供幾個提高班主任工作藝術的途徑,供班主任參考。
如果你是一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領導分配你當一個班的班主任。那麼,我們首先建議你拜師學藝。虛心拜有經驗的老班主任為師,靜下心來向老班主任學習如何製訂班級計劃,如何處理學生矛盾,如何組織各種活動。跟著老班主任學,從早跟到晚,把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看個仔細,記在心裏,晚上再用記日記的辦法把老班主任帶班經驗方法認真記下來,然後仔細揣摩老班主任帶班的內在規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揣摩,自然內心會有所體會,處理起班級事務來會覺得信心倍增。我們要提醒年輕班主任在向老班主任學習的過程中,不要隻一味模仿老班主任的具體做法,而要融會貫通,消化吸收,把老班主任的作法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比如,老班主任對待兩個遲到學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第一天,一位學生遲到,老教師什麼也沒有批評,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便讓這個遲到學生回到座位上去了。而第二天,另一位學生遲到了,班主任卻抓住不放,先是運用魏書生的辦法讓遲到的學生唱一支歌,然後,又用了近10分鍾時間講遵守時間的重要意義。隻說得這位學生汗流滿麵方才罷休。同是遲到一事,老班主任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這是為什麼?後經向老班主任請教,原來兩位學生性格不同,氣質各異,一個膽小內向,一個膽大粗心。老教師對不同學生便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我們認為,隻有找出了工作方法的內在理論依據,才能真正把方法學到手,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工作藝術。
如果你是一位參加工作幾年的教師,可是對帶班總是摸不著門路,班主任工作效果不理想。我們建議你認真讀幾本有關的理論書籍。在讀理論書籍的時候,要認真讀,認真想,認真記,然後把書中的教育原理、教育方法與自己的教育實踐相聯係,設計出一套自己的帶班計劃,然後和一些有經驗的優秀班主任討論、修改,使之完善。然後再拿到教育教學中去加以實踐檢驗。如此反複必有提高。在這裏我們要提醒班主任,讀理論書籍不要隻讀教育理論書籍,更不能隻讀班主任工作藝術的書籍,讀書的眼界要擴大,讀書的範圍要拓寬,文學、曆史、藝術都要讀,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班主任也要有所了解。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便會發現班會講話話題多了,思想深刻了,與學生交往自如了。讀書對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如果你是一位老教師,班主任工作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想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還想總結自己多年的帶班經驗,寫本書。我們建議您找一些教育哲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方麵的書讀一讀。再可以找一些優秀班主任寫的理論著作讀一讀。我們認為,我們的許多老班主任缺少的不是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缺少的是邊緣學科的知識。如果您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擴大讀書廣度和深度,您會發現您的眼光更敏銳,更深刻,寫起文章來會“妙筆生花”,思想升華。
我們在與班主任老師接觸過程中發現,廣大的班主任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一些教育方法非常機智,教育細節非常生動。可一旦形成文字,便減色不少。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班主任駕馭文字的能力較差。我們建議,不管是新班主任還是老班主任都應該在語言表達上多下些功夫,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會給班主任工作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裨益。
班主任語言藝術
人們讚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麵對的不是鋼筋水泥,建造的不是高樓大廈,人類的工程師麵對的是稚嫩的心靈。人類靈魂工程師手中的工具不是圓規、尺子,不是圖紙、電腦,教師的主要工作手段是語言和知識。教師必須錘煉自己的語言技巧,提高語言的感召力、說服力、衝擊力、鼓動力。語言在教師的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過:“教師的嘴是一個源泉,從那裏可以產生知識的溪流。”對於教師來說,語言既是工具,又是藝術。我們的祖輩曾把教師“吃語言飯”形象地說成是“舌耕”,頗有道理。誇美紐斯認為,老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如果說課堂是一輛前進的火車車頭,那麼班主任舌尖便是點火器。人們經常說的教師與學生“一桶水與一碗水”的比喻,其實,教師隻有一桶水是不夠的。因為,如果班主任教師有了一桶水,而沒有把一桶水倒出來的技巧也是不行的。倒得太慢學生不解渴,倒得太快,會把學生淋成落湯雞。有人認為“隻要有學問便可當老師”,是大錯特錯了。因為教學方法與學術水平既有聯係,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我們常常發現有這樣的教師,學術水平並不低,教案也寫得很好,但講課效果並不佳,教育學生效果也不好,究其原因,往往是由於語言表達功夫還欠火候,還需要在語言上下功夫。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教師的語言素養。我國《學記》中就有這方麵的專門論述,指出教師要善於運用簡明扼要的講述與適當的比喻,使學生易於理解,樂於接受。我們知道,教育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師生共同進行積極思維活動過程。教師將自己內在的知識、思想,外化為語言(包括動作、表情)作用於學生,使他們不僅領會,並能受到深刻的感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那麼老師必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言之有物,就是教師教育教學最忌空洞無物,華而不實,廢話連篇。“言之有理,持之有據”是對教師語言的起碼要求,“欲語惟真,非真不語”,是說語言表達的應該是真情實感,沒有真情實感就不要開口講話。也許這個要求太高了一點,但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言之有序,是說教師講話應精心設計,而不是東拉西扯,語無倫次,令人生厭。言之有情,是說教師講話要力求生動有趣,飽含真情。教師的語言要清晰流暢,而不要吐字含混不清,音量要力求適中,速度也應快慢適度。高超的語言藝術的獲得決非一日之功,需要經過長期的磨煉。俗話說:“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才磨一張嘴”,道出了“舌耕”的艱辛。班主任的工作絕大部分是靠語言來實現的。因此,班主任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是提高工作藝術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麵。
教師的語言藝術是教師以完美的語言為手段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人才的技能技巧,它除了人類其他語言藝術的共性外,還具有教師語言藝術的特殊性。語言有兩種形式:口頭語言和書麵語言。教師的職業特點和肩負的偉大使命決定了教師語言運用必須講究科學性、藝術性。教師語言運用違背客觀規範,勢必會產生不良後果。教師語言既要運用標準的語言,正確理解語義,又要有豐富的詞彙,準確掌握語法;既要準確、鮮明、生動簡練地運用口頭語言,又要準確、鮮明、生動、簡練地運用書麵語言;既要掌握外部言語,也要掌握內部言語;不僅如此,而且還要善於運用輔助性的交際工具——體態語。
教師語言範圍的廣泛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決定教師必須進行語言修養,教師的語言修養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一個綜合功夫。
語言是表達感情的。一個人說話的方式、音調、語氣、音色、高低、節奏的不同,表達的感情是不同的。俗話說:言為心聲,隻要是語言的自然表達,總是表現主體的一定思想感情的。語言學家們研究,語言有正、副之分,正副語言都能表達情感。所謂正語言是指“話”的不同說法,不同的講話方式,如同事之間稱呼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同。比如叫某某同誌,或叫某某處長,或叫小某某、老某某……明顯表達了稱呼人對被稱呼人的不同的關係與感情。有一個故事說丹麥女王維多利亞一天深夜回房,敲門,她丈夫在房裏問:“誰?”女王說:“我們是女王。”房裏無動靜,門也不開。女王又敲門,她丈夫又問:“誰?”女王說:“維多利亞。”裏麵仍無動靜,也不開門。女王第三次敲門,她丈夫又問:“誰?”女王說:“你的妻子。”這時房門大開,丈夫拉著女王的手一同進了房。女王三次敲門,三次自報身分,表達三種不同的情感。“我們是女王”表現了一種高高在上盛氣淩人的氣勢,丈夫當然接受不了。第二次說“我們是維多利亞”,表現一般的關係,毫無情感,她丈夫也無法接受。第三次,表達了夫妻之間的情感,因此她丈夫欣然開門迎接她進房。這個例子說明,說話人的表達方式對受話人的能否接受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一定要對此給予重視。
副語言是指說話時的語氣、語調和表示肯定、否定等情感的聲音以及語助詞等的運用。副語言在人交往中能夠製造、強化、改變氣氛,從而起到加強情感表達的作用。比如說:“你真能幹”這句話,運用正常的語氣來說,表達的是一種讚賞的意思,可是如果在說話時強調“真”字的發音,把“真”字拉長聲音,便帶有了一種諷刺的意味。班主任應在副語言的運用上多加注意,一般來說,教師批評學生盡量正話正說,不要讓自己的話帶有諷刺的味兒,因為,諷刺最容易傷學生的自尊心。
(一)加強和提高自身語言藝術的幾點基礎準備
1.班主任加強和提高教師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是加強和提高語言修養的重要基礎
教師語言是教師思想、道德、學識和修養的綜合反映。語言的第一要素是語言本身所含的意思,換句話說,首先是說什麼,其次是怎樣說。提高班主任教師的思想理論水平解決的是這個“說什麼”的問題。每天班主任教師都要給學生講許多話,每句話都是班主任思想的反映。講得對不對,對問題認識水平高不高,都取決於班主任教師的思想理論水平。
當今世界經濟飛速發展,政治變化無窮。班主任在世界上每發生一件重大事件的時候,都必須在學生麵前談出自己的觀點(對於高年級的班主任尤其如此)。每一次觀點的闡述都是對班主任理論認識水平的一次檢驗。比如,亞洲金融危機、歐元啟動、國有企業改造等問題,班主任能不能談出一些觀點,觀點正確不正確都影響著你的教育效果。所以,班主任在提高自己語言藝術水平的時候,必須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論水平。
2.加強和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是加強和提高教師語言修養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