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心裏蠻忐忑的。景點不能隨便擺攤,有人來攆,但一聽說她是大學生,十分驚奇,要求看她的學生證,然後就默許了。擺攤第一天,她就賣了十多件,更重要的是,每個遊客對她的畫都給予了肯定。“其實我不在乎掙多少錢,大家認可我的想法,我就特開心。”
事先,殷利園沒有給她的手繪荷花做任何形式的宣傳,但一次,一位導遊看到她的手繪荷花非常驚喜,一看她是個學生模樣,立刻很聰明地跟遊客們介紹:“請看,這是我們微山湖回鄉創業的大學生的作品,這些荷花T恤是微山湖又一個特色。”
殷利園激動地趕忙接茬:“是啊,我的T恤,用專門的紡織染料,成畫後經高溫熨燙,怎麼洗都不掉色,而且所畫的荷花,沒有重樣的,充分滿足您的個性需求。”
遊客們聽說她是回鄉創業的大學生,都特別佩服,你一件我一件買走了不少。殷利園偷偷送給導遊一件表示感謝,但導遊婉謝了,悄悄地跟她說:“加油吧,也給咱微山湖爭口氣。”殷利園差點哭了-感動的。
7月份畢業後,她利用一切機會做市場調查,比如,在進出微山島的船上,她會瞅準戴胸牌的工作人員,問問每天來往的遊客大約有多少,是自助遊的多還是導遊帶的多,淡季和旺季大約都是多少人……她還做了“請注意乘船安全”的溫馨提示,貼在船上,落款當然是自己專賣店的名稱。她又去聯係景點管理部門,想幫他們免費印門票,但條件是必須寫上她的荷文化紀念品專賣的名字。這樣,她省了不少廣告費。
付出是有回報的,她的旅遊紀念品銷售得還不錯,旺季平均每天能掙個200多塊錢,這樣一個月下來,也有不菲的收入。她的網店也開了起來,生意越來越忙。
殷利園慶幸大學4年過得充實,從前一點一滴的經曆都成了現在的財富。4年之間,殷利園曾經想通過考試跳入一本的學校為自己正身,可是後來考上卻又放棄了,因為她“急”,總有種“時不我待”的感覺,“3年研究生之後,又是什麼樣的形勢?我看中的機遇肯定不會等我。”
回鄉創業,殷利園累得掉了10斤肉,從皮膚白皙到被曬成黑煤球,創業之苦可想而知。
一向對政策嗅覺靈敏的殷利園,不知又從哪裏聽說鄉裏將有兩個村被作為試點蓋樓房,讓農民住樓的文件已下達。她興奮地跑回家,對父親說:“兩年前,我說將來我要給咱農村做家庭裝飾顧問,給他們也畫牆體彩繪,你還說咱這裏蓋樓至少得等10年,你看,現在,我的計劃馬上就可以實施了!”
殷利園熱愛家鄉,同時也覺得家鄉在悄悄改變著——3年前就有家長讓她給孩子教畫畫,就像城裏人那樣讓孩子學一門手藝,而不是為了考試來學習,“這裏是充滿希望的,人們的觀念越來越進步。”
微山島的村落外建起了像城裏小區外圍那樣的景觀牆,這激起了殷利園的熱情。她立刻去鄉政府申請美化景觀牆,自己出錢出力,一分錢報酬都不要。“這也算我為家鄉做的第一件小事吧。”殷利園說,“我不願看到鄉裏的姐妹因為沒考上大學,就得去很遠的地方打工,然後過幾年回村相親、結婚、生孩子,一直閑在島上,等外出打工的丈夫過年回家。我很想以自己的力量,給她們一些工作機會,給她們一點改變。我這不是說大話。”
2009年8月,殷利園把精心製作的“荷文化旅遊紀念品開發項目計劃書”呈遞給了微山縣有關部門,她鄭重承諾,要把年利潤的1/5奉獻給家鄉。
材料來源:《青年文摘》2010年第1期
補充閱讀3:房靈玉,有手就夠了 張鳴躍
房靈玉生在河南孟津縣橫山鄉,和別的窮孩子不同的是,她精靈樂觀,而且遇事非常有主見,這在窮山溝裏已經很難得。14歲那年暑假,她去省城姨媽家,姨媽家四世同堂,有七個孩子,比她大的,比她小的,都很嬌貴,但家裏卻又髒又亂,請了保姆也沒大用。她閑不住,不幾天,家裏變了個樣子。就在姨媽誇她時,她有了個想法:城裏人其實很笨,好像啥都不會,憑啥比鄉下人過得好?鄉下人最勤苦靈動的雙手真的不值錢嗎?
回家後,那想法就丟不開了,她又想到:城裏人笨就笨在手腳上,笨在日子的細節上,這一比,她最大的長處就是手腳靈動,眼裏有活,心思細密,那麼,如果在城裏,自己完全可以在手腳上闖出個事業來,比如當保姆,當出名氣,然後開保姆公司。她把這想法笑嘻嘻地說給媽媽,媽呸了她一口,笑嗔她:“當保姆還湊合,開公司就下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