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就業與創業(5)(3 / 3)

在學習上,殷利園除了拿過兩次二等獎學金,其餘都是一等。當然,殷利園知道,光學習好是遠遠不夠的。

係裏大部分是城裏的學生,藝術係像她這樣純粹農民的孩子很少,沒有人教她如何在城裏混,隻能懵懂地憑直覺去學。藝術係畫室雖然安排了值日,但總沒人打掃。殷利園成了同學們眼中的“傻瓜”,因為她總是留下來一個人清掃衛生。不過這下,意外增強了殷利園的人氣指數,加之殷利園本身熱情開朗又大方,當選班長、團支書以及入黨,得票都很多。畢業時,她還被評為“山東省優秀畢業生”。

“畢業之後,我能幹點啥?我是不是得從現在開始做些準備呢?”大二暑假,坐在回島的船上,殷利園開始琢磨這個事。“留在城市,最多隻能給人家打工。考公務員?好像不是自己的興趣。我回老家做點事兒不行嗎?這裏的環境、語言、風土人情我都熟悉。”她看著湖水發呆,“這湖裏有魚有蝦,還有……對,花,荷花!”

殷利園回家後趕緊登錄了微山縣旅遊局網站,發現“荷花”二字出現的頻率最高,但荷花的相關產品隻有吃的。那時手繪帆布鞋已經風靡網絡,“能在鞋上畫,就能在衣服上畫,我是學美術的,可以把微山湖的荷花畫在T恤衫上當特色賣!這既結合了家鄉的實際,又發揮了自己的專長,還挺時尚”。

有了明確的目標——回鄉創業,殷利園開始為自己的未來一步步展開了鋪墊。

【從練攤開始】

菏澤對殷利園來說也是個大城市了,逛街時,她發現牛仔褲幾乎都是廣州生產的,她就試著聯係了在廣州美術學院的高中同學,拿出自己的生活費,又鼓動了別的同學“入股”,批發了20多條牛仔褲。學校不讓擺攤,她就挨個宿舍推銷。當然,在銷售之前她調查了行情,所以她的價格比市場低5~10塊錢。別小看便宜這幾塊錢,對學生來說還是挺多的,褲子不到一個星期就賣光了,他們掙了800多塊錢。

有些東西可以刻意去學,但有些卻是天性使然得到的回報。大一剛開學,她去學校小賣部買東西,見一位老人很吃力地提著大包小包,她趕緊跑過去,幫老人把東西送到家。閑聊中,殷利園得知他是校基建處的退休教師,當時並沒有在意。大二時,係裏一位老師讓她幫忙給天津的朋友訂一批木質畫框。當時請一個木工,一天至少一百多塊錢,殷利園正發愁貨源時,突然想起了一年前她幫過的那個老師。憑著記憶,她找到那位老師的家,問他是否還認得她……基建處有這方麵的業務,老師幫她聯係了一下,就這樣,這筆生意就做成了。雖然殷利園並沒有掙多少錢,不過她覺得鍛煉自己比掙錢更重要。

早在大一時看中央電視台的“交換空間”欄目,殷利園就發現牆體彩繪挺好的,特別想利用自己學美術的優勢也給人去畫。正好,有個老師讓她幫忙去給人畫彩繪,懷著學藝的心理,她一分錢的報酬都不要,從調漆開始學,學到了不少技巧。“在學校學這些東西成本很低,所以我不會計較報酬,隻要有機會,我肯定去。如果去社會上學,那得花多少錢啊!”殷利園說。

創業需要激情,需要經驗,當然也需要錢。殷利園不想依靠父母,她覺得父母供她和弟弟上大學已經很不容易。從大二開始,每個寒暑假她都在島上做家教,因為她責任心強,口碑很好,最多時能教170多個學生。畢業時她靠做家教掙了將近兩萬塊錢,為實施她的“荷花夢”奠定了基礎。

【點滴財富的積累】

“你個傻妮兒,你去吧,我看你在那兒隻能像個石猴子一樣蹲著,有人理你才怪!”媽媽總覺得自己的女兒學習好,又是班幹部,各方麵能力都不差,幹嗎不留在城市,非得回家當農民呢?

殷利園在媽媽的追罵中騎上自行車,戴上一頂草帽,拿著自己熬夜做好的手繪荷花T恤去了景點。殷利園長得不像學藝術的,打扮……呃……更不像,而且她還不會說普通話,但她的想法卻很藝術。她覺得自己就是賣土特產的,就得以本色示人,原汁原味,越土越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