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劉僑談完話後侯良柱沒有再猶豫,他立即答應了秦良玉的邀請加入到野戰部隊裏麵,當然他不僅僅是用嘴答應而是還有行動。十一月初的時候黔軍從貴陽和安順出發雲集在三岔河邊,讓河對岸的安位非常緊張急忙調兵遣將把守河岸,與此同時雲南的滇軍從烏撒逐漸向東擠壓過來,威脅到織金西麵的大方地區。安位為了避免大方被奪取急忙分兵向西把守住緊要隘口,但是官軍沒有發起進攻隻是虎視眈眈地看著。
這時候劉僑帶來的川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渡過鴨池河一路向西,跟渡過赤水河從畢節向東的秦良玉部在六衝河邊會師,斬斷了織金跟水西之間的聯係。安位想到水西原本是安邦彥的地盤,現在就算救援也沒有什麼好處,再說自己的兵力已經很緊張了沒法再分兵,所以也隻是把守住織金各險要處等待時機。
但是安位漸漸的發現官軍這次的舉動有些不同以往,先是把水西地方的人安撫住然後一點一點地向南侵,每次都侵不多但占住一塊就不會再退,這讓安位感到很絕望,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了,在想是不是同意朝廷的要求。
一般來說占據地利和人和的軍隊在跟外來軍隊打仗時都要占一定的便宜,知道哪裏可以設伏哪裏有小道失利時可以快速轉移,吃喝穿住等都可以在擁護自己的百姓中獲取,這樣做就算幹耗也要把對方耗垮,就算對方軍隊人再多也耗不起。如果對方急於決戰敢孤軍深入,那麼占據地利且消息靈活的己方軍隊就會給敵人一個厲害,當年貴州巡撫王三善就是這樣被打敗的。
但是現在的明軍沒有孤軍深入讓安位沒法設伏,隻要發現有人駐守明軍就立即擺出一副防守的架式,他們行動緩慢而謹慎但隻前進不後退。前方每占住一個地方後麵的守備部隊就快速跟進,搞修建的部隊也快速修建堡壘和村莊,讓安位明白明軍跟他耗得起。與此同時明軍還讓投過去的當地人喊話,說隻要願意過去就有房暫住也有地租種,如果有人願意開荒那麼開出來的荒地五年不交稅十年之內減半,這樣一喊就讓好多人動了心。
從屬下的眼中安位看出了和平的渴望,也看出了對更好生活的向往,當幾百個死硬之人在偷襲明軍時被明軍自衛殺死,安位見大勢已去於是再次向朱燮元派出使者,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的要求。正好這時候北京方麵也再次傳來消息,天啟肯定了朱燮元上呈的想法,就是緩慢推進不主動進攻殺人但可以自衛。官府機構的組成方麵也讚同楊漣試驗派官和選官相結合的想法,同時提出如果有土司不願意領兵可以封侯入輔政機構協理地方,安位選擇後者叛亂徹底平定。
得知安位歸順朱燮元準備隨同楊漣和劉僑回京的消息後天啟非常高興,對他來說現在可以說是三喜臨門,一個是貴州長達近十年的叛亂平定了,而且官軍還在秦良玉的帶領下不斷向西擴展,斬斷土司跟當地百姓的從屬關係就鞏固了地方避免再有人作亂。二是會寧城修建好了堵住了七老圖山的缺口,使小灤河流域成為明朝方麵的後花院。第三個消息也是最好的消息就是林丹率領的蒙古插漢部又跟皇太極幹起來了。
林丹汗這一年來過得比較滋潤,河套地區豐饒的水土讓他的部眾得到了修養,再次歸附的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使他的力量大增,雖然失去了一些人但又新增加了一些人保持了力量的平衡。林丹汗經常說不忠誠的走了不但沒有損失反而有好處,避免這些背主之人關鍵時刻給自己人一刀屬於好事,隻要大家今後團結一致蒙古人一定會有再次輝煌的時候。
林丹汗嘴裏雖然說對叛到女真人那邊的蒙古人不在乎,但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無論是誰被人背叛都不會舒服,所以當他聽到一個消息後立即來了精神,這個消息就是皇太極的主力跟明軍糾纏在一起,草原上都是他以前的部屬也就是他嘴裏的叛徒。為了懲罰這些賣主求榮的人,也為了獲得更多的人口和牲畜,林丹汗在天啟九年十月集結了正在陰山下悠遊的部隊,順著大馬群山外邊直撲西拉木倫河而去。
林丹汗的舉動沒有刻意掩飾,所以天啟立即就從軍情處得到這一消息,他知道馬上就要有好機會出現,隻要林丹汗和皇太極在西拉木倫河一帶幹了起來,錦州這顆釘子就可以拔除並變成自己的前哨。據險堅守確保城不失讓人放心,揮刀與敵人衝殺並取得勝利讓人自豪,但是最好的還是什麼都不用做,在一旁觀看潛在的對手之間互相拚殺一起消耗,這樣做不但不用費勁也不會有任何損失讓人非常滿意,而且還會讓人心情比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