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風林火山(上)(2 / 2)

王化貞說:“那你的意思是長城上隻派少量兵監視,其他人都駐守在各關的下麵?萬一敵人翻過長城又怎麼辦?”

張祥安說:“就算敵人翻過長城也沒有多大關係,因為翻過來的兵不具備威脅,他們隻有奪取關口放進大量騎兵才有戰鬥力,所以我認為隻在長城上派少量士兵警戒就是,其他人守住幾個主要關口就可以,幾個關口幾千兵足夠了。”

盧象升這時候說:“真要這樣我回去就可以把薊州的防務移交給王大人,隻不知張大人認為我的野戰部隊應該在哪裏?又需要多少人來組成?”

張祥安說:“所謂野戰部隊就不是用來防守的部隊,應該是來去如風的騎兵部隊,就像孫子兵法中說的那樣要做到‘其疾如風侵掠如火’,在快速移動中偵察敵情並消滅敵人。當然我們現在的條件還不具備跟女真人正麵硬拚,應該在敵人進攻時配合我防守力量對敵人進行雙重打擊。我認為盧總兵應該有兩萬人,把山海關那一萬騎兵拉出來擇優選用,不夠的人從其他部隊裏增補,同時從喀喇沁人中選出一萬人來給你指揮。”

孫承宗聽了點頭說:“喀喇沁人安置在遼西,從他們中抽一萬精壯到薊州算是把他們分開,既是利用也是防備。既然是與防守部隊配合進行雙重打擊,是不是應該把盧象升的人馬放在大寧?”

張祥安說:“正是這樣,我想把祖大壽的三萬水師陸戰營拉一半到大寧去,一萬五千人在城上堅守,盧總兵的兩萬騎兵與之配合形成雙重戰鬥力。等倪大人那裏把大炮小型化後可以放在左良玉的車炮營裏,這樣一來就形成三重戰力,防守時固定火炮、固定城牆、移動車營形成三重防護,進攻時移動火炮、突擊騎兵形成雙重打擊,女真人應該占不了一點便宜。”

張祥和安剛說完就見一個錦衣衛進來喊道:“皇上駕到!”

孫承宗等人一聽急忙起身出外迎接,隻見天啟帶了幾個侍衛走了進來,孫承宗躬身問道:“皇上怎麼親自來了?”

天啟說:“聽說你們正在商議布置兵力,朕沒事就過來聽一聽,大家都坐下繼續說吧。”說完就率先向裏麵走。

等天啟和大家都坐下後孫承宗說:“皇上說要讓明軍在草原上站穩腳跟,並要求讓軍務院拿個規劃出來,臣想這是軍參處的職責範圍就讓他們出建議。開始軍參處兩位正在說他們的規劃,小張大人正在說到要攻防結合,進攻時要疾如風侵掠如火,我們都在聽他和陳奇瑜有什麼好建議。”

天啟點頭說:“說了進攻該說防守了,張大人覺得防守在哪裏才能夠不動如山呢?”

張祥安說:“皇上明鑒,《孫子兵法》中說過‘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等用兵要略,但我大明的士兵戰鬥力很弱,暫時做不到攻防行緩都指揮自如,所以臣想到分兵各練各精一樣,到時候配合起來也差強人意。”

天啟聽了不住點頭,孫承宗這時候說:“張大人的話讓臣想到了一件事,當年皇上覺得事繁想抽身出來讓信王管事,但又發現信王年幼需要學習如何治理國家,於是叫人給信王找幾位師傅。皇上當時的要求是‘有氣度、心地寬、學問好、明事理、諳刑賞、擅機斷、知權變’,當時的禮部尚書薛三省說這樣的人目前大明還不存在,因此後來給信王找了文震孟、黃尊素、錢謙益三位師傅,現在信王處理國事能做到得心應手,相信三位師傅的功勞應該不小。”

天啟說:“是啊,有全知全能的人固然很好,但實在找不到也可以各精一樣互相配合。開始張大人說的孫子兵法中那幾句,朕認為主要在於聽從命令,讓將領指揮起來指揮自如,部隊在他的指揮下快行如風一般迅速,緩行如樹林一般井然有序。不過朕認為目前大明的軍隊還做不到‘侵掠如火’和‘不動如山’這兩句,不知道張大人和陳大人想怎麼布置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