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風林火山(中)(1 / 2)

天啟首先斷定目前大明的軍隊還做不到侵掠如火和不動如山,相當於對目前軍隊的攻擊和防守都還不太滿意,這也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女真人就在野戰和攻城戰中都擊敗過明軍,而且每次都是大勝讓明軍很沒有麵子,直到天啟五年在寧遠跟女真人打了個平手,已經輸習慣了的明軍才找回一點自信。三年過去了,如果說明軍有什麼進步,主要還是在服從命令上有所體現,不會看見女真人就逃跑,其它的如攻防戰術等還沒有說到那裏去。

張祥安見天啟問起規劃,於是說道:“臣等也明白目前大明將士的戰鬥力還不強,尤其是在草原上還不具備跟女真人衝殺的實力,因此臣等認為應該先把攻擊力量和防守力量分開,然後互相配合打擊敵人,相當於一隻手打不過就用兩隻手。具體想法是寧遠關和寧遠城用一萬兵力來防守,兩河口到義州沿大淩河古道陳兵一萬,要求占據每個山頭,中途的山凹處修建補給站和屯兵所,月形關城中駐守七千騎兵,這些人都由遼東巡撫袁崇煥指揮。”

孫承宗輕輕對天啟解釋說:“東北軍區率先把野戰部隊和防守部隊分開了,這種布置已經給東北軍區督軍熊廷弼交代了,相當於用人堵住各小道,熊廷弼也表示同意馬上回去按這方案布置。七千騎兵是袁崇煥自己招募的人,他的意思是萬一有人棄馬徒步翻越山嶺來偷襲,騎兵可以快速克敵製勝,這在寧遠之戰中已經用過有效果。”

天啟點頭說:“女真人也就是在馬上威風,真下了馬遇到我大明騎兵一樣是被砍的命。”

張祥安接著說道:“薊州方麵因為蒙古人進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隻需要布置一萬守軍,分駐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等重要關口且要布置好大炮,長城上隻留少量警戒哨所,其他人都駐守在重要關口上。這一萬人由巡撫王化貞指揮,主要防備敵人從北麵偷襲,雖然說一般用不上,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王化貞這時候說:“皇上,這麼長的地段隻留一萬人臣有點擔心,要不臣也像袁崇煥一樣自己招募一些騎兵,有了騎兵在手就算敵人翻過長城隻要不破關口臣也有信心。”

天啟想了想說:“王大人言之有理,打仗嘛信心是很重要的,袁崇煥招募了七千你就招募三千吧,不過要注意不要濫竽充數。”

王化貞一聽大喜道:“臣遵旨!多謝皇上!”

張祥安微微一笑說道:“防守說完了就說進攻,既然兩大軍區的防務都移交給了地方巡撫,那兩位大總兵盧大人和滿桂將軍就應該搬離原來駐地,臣等商議後認為兩位應該各帶兩萬騎兵分別在大寧城和山海關駐守。”

天啟問:“誰在大寧誰在山海關?部隊組成又是怎麼安排的?”

張祥安說:“屯兵大寧是為了前出騷擾投靠了女真人的蒙古人,山海關屬於屯守兼對薊州和寧遠的支援,一旦有敵情山海關的兩萬騎兵可以立即前去。兩位總兵定時輪換,一是可以輪流休整二是可以互相學習對方的對敵經驗,有利於共同提升戰鬥力。盧大人的部隊由原來山海關的一萬騎兵加上喀喇沁部的一萬騎兵,滿桂將軍的部隊由原來駐守在寧遠月形關城中的一萬騎兵加上朵顏部一萬人。”

陳奇瑜補充解釋道:“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兩部歸附過來的蒙古人為大明效力,把有戰鬥力的人抽走也是防止他們在裏麵作怪。”

天啟點頭說:“此話有理,人都是這樣的,沒吃喝的時候要聽話懂事一些,一旦吃飽了穿暖和了就會生事。把不安定因素抽走剩下的人放牧也好種地也好都好安排。算來你們隻說了八萬人,還有四萬人怎麼安排的?”

陳奇瑜說:“祖大壽的三萬水師陸戰營既可以上山也可以下海,分一半去大寧附近山上防守,另外一半以覺華島為中心去騷擾錦州附近的鬆山、塔山等地,讓女真人時刻緊張一下免得他們太悠閑。還有一萬就是左良玉的車炮營,臣等商議覺得應該把這一萬人放在兩河口,既可以支援大寧城又給倪大人一個壓力,讓他知道有一萬弟兄等著他把大炮小型化,免得倪大人不用心做事。”

倪元璐搖頭說:“搞研究不是催出來的,再說就算做好了也輪不上左良玉他們,我這裏隻是因為設備齊全搞個樣品,真要造炮那是孫元化孫大人的事,他已經在登州等著了。而且這大炮小型化後首先要滿足水師,東南軍區的督軍袁可立大人是我的恩師,他早就要求造出可上船的大炮就給他們用,這點皇上和孫大人都是知道的。”